第786章 心思(2 / 2)
这是前两年没发生过的事儿,今年刚出现。」
苟交仔细回想,还真如小羽所说。
前几年,赵太后连人皇政没修完的「阿房宫」都暂时停建了。
他想了想,问道:「是因为北方大捷?过去几年,劳役与兵役主要用在长城防线,去年大捷,今年夏秋两季,应该不会再大规模徵调民夫去北方长城。
太后觉得可以将用在长城防线的民力,用来修建阿房宫?」
「应该是吧。」小羽皱着脸道:「蒙毅蒙恬他们拼了命,只为了打一场大胜仗,好结束胡人年年叩关丶神州年年大征徭役的局面,好为大秦缓口气儿,恢复一些元气。
他们如愿了,终于打了一场胜仗,东胡和左谷蠡王部不行了。
可太后又开始折腾。」
她不替大秦惋惜,只觉得蒙毅他们可惜。
对赵太后的疯狂作死行为,芦凌子丶长春散人他们大概完全无所谓。
甚至乐见其成:早点把大秦折腾完蛋,早点完成天地大劫,新朝早点建立,新的人皇(大概要降格成「天子」)早点准备应付北方大统一的匈奴。
只有忠于嬴政丶忠于赢氏王朝的蒙毅李信他们,要气得吐血。
苟交沉默片刻,严肃道:「赵太后当还政于皇子扶苏,让扶苏登基为帝。
小生没见过左丞相李斯丶右丞相冯去疾,可他们辅佐人皇百年,贤名与智慧,世人皆知。
他们不可能看不出大秦多疲累。
他们也一定向太后谏言过。
太后非明君,贪权恋位九年,该让真命天子上位了。」
话音刚落,边上便传来一声厉喝,「大胆狂徒,你个乞丐一样的下贱人物,也配在衙门口非议朝廷,诽谤太后?当真视本县尉如无物啊!」
苟交愕然偏头,便看到一昂藏大汉虎目圆睁丶须发皆张。
庞大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他有些窒息。
苟交后退两步,又环顾左右,除了早已远远避开几步的小羽,他竟没看到第二个路人。
倒是有几个差役在边上看着。
「县尉大人,小生不是乞丐,小生巨鹿学子苟交。」
他又将自己木牌摸了出来。
县尉接过木牌看了一下,面色和语气缓和了很多,「为何木牌上有划痕?」
另一个差役小跑过来,凑到他耳边小声嘀咕了两句,还拿敬畏的眼神去瞥小羽。
「即便你是在郡府录名的文士,也不该在衙门口胡乱说话。」县尉道。
苟交忍不住道:「大人,小生不仅要在衙门口说。等回到巨鹿,小生一定联名郡县文士,一起向郡守上书,请朝廷郑重考虑册立新帝之事。
此乃国之大事,关乎天下万民之福祉。
小生既然读圣贤书,明白了道理,就不能把道理藏在心里,畏畏缩缩连说都不敢说。」
听闻此言,县尉不仅不发怒,态度和眼神反而变得恭敬起来。
「慕仙先生,您深明大义丶威武不屈,赵衍佩服。」
他不再自称「县尉」,直接报出名字,还尊称苟交为「慕仙先生」。
「慕仙」是苟交为自己取的字。
这个时代,一个人若有「字」,称呼字代表尊敬,直接称呼名字则有轻蔑之意。
比如,霸王项羽。他字「羽」,名「籍」。
后来楚汉争霸结束,刘邦下令,所有官员都不许再使用「项羽」或「项王」这两个称呼,来代指项羽。
若要称呼项羽时,无论口头上还是书面文字,都只能使用「项籍」。
称呼项羽为项籍,就是蔑视与轻贱。
有楚国旧臣坚持尊称「项王」,倒是没丢掉小命,但官职没了,被刘邦赶回家吃老米。
而顺从刘邦的官员,则获得了晋升。
赵县尉自报姓名,还不加官职,称呼苟交却使用了字,就是在表示谦卑与尊敬。
「不过,此处为衙门口,的确不是探讨国朝大事的地方。」
赵衍靠近苟交两步,左手压右袖,做了个「子路问津「的礼,道:「二位贤士此次来广川,可是有什麽要事?但凡有需求,某为地主,愿尽绵薄之力。」
苟交刚要委婉谢绝,小羽笑道:「过两天,可能还真有与赵县尉打交道的机会,不知县尉府邸在何处?」
赵衍和苟交都有些惊疑不定。
不过两人都没将惊疑表露出来。
苟交默然无语,赵衍将自己的住处说了出来。
猜到他们是外来人,不熟悉广川县街道地形,他还伸手指点了大概的方位。
小羽稽首还礼,然后笑着与之辞别,带着苟交去了县衙边上一条宽敞却安静的街道。
赵衍站在县衙门口,甚至能看到他们走了二十多步,便敲响了荀员外家的大门。
此时大概辰时过半(早晨八点),不算早,也不算晚,荀府仆人刚开了二门,在门口扫地。
被他认为是高人的小道士,笑容可掬地鞠躬作揖,态度谦逊地跟仆人说了两句。
然后仆人带着疑惑的表情,从二门进入府内。
别说打开大门,喊荀员外出来迎接,仆人都没将赵衍以为的「二位贤士」迎入西角门,没让他们在门内的走廊里等。
直接让他们站在外面,足足等待了两刻钟。
赵衍都快忍不住,想要过去教荀员外知晓好歹。
可小道士与乞丐装文士,始终很平和。
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他们内心与表面一样的平静淡然。
冷静下来后,赵衍越发觉得两人不是凡人,越发有了结交之心。
最终他还是站在县衙门口,一直等到荀家仆人再次出来,神色颇为不耐烦地将小道士丶落魄文士引进去,才转身回到衙门内。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