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1章 何人为黄雀(2 / 2)

加入书签

……

这几日医馆收治一位年逾六旬的老妇人,原先金陵甄家的老太太。

自从神京圣旨再下,甄家之祸,雪上加霜,长房一门皆发配岭南,其馀各房羁押迁居通州,家产尽数抄没。

甄老太太毕竟是上了年岁之人,一辈子享尽荣华富贵。

如今遭遇这等家门巨变,身心饱受摧残打击,终于一病不起。

朝廷圣旨下达之后,不到十日时间,甄家各房被押解迁往通州。

但甄老太太这等年纪,又是这等病体沉疴,加诸千里远行奔波,必定是要死在途中。

此次嘉昭帝对甄家处罪严厉,但却未杀甄家一人,也算格外开恩。

金陵主事此案的应天知府贾雨村丶锦衣卫千户王彰江都深知其中根底。

不外乎当今圣上顾及太上皇的情面,念及过世不到一载的甄老太妃。

如果此次甄家千里羁押迁居,最终逼死甄家这辈分最高的老太太。

不仅嘉昭帝不杀一人宽宥之情,就此蒙上污点,从此留下话柄,在太上皇跟前也不好看。

再说一个朽朽老矣的妇人,对甄家大案和圣心意图,本就是无关紧要之人,没必要为她多生枝节。

所以,贾雨村和王彰江商议之后,就让甄家各房及时启程,不得耽搁天子圣意。

将甄老太太留在金陵就医,以全皇帝和朝廷德政体面。

等到甄老太太病体痊愈,再另行押送通州。

不过按这些官员的想法,甄老太太本就年事已高,生老病死寻常之事。

朝廷安排老太太就医,道义上已经尽到本分,最好老太太医治无效,一命呜呼,大家也都乾净。

只是当应天府送甄老太太就医,金陵城内几处有名医馆,只开了温养方子予以舒缓,推脱收治之事。

甄家满门被抄,大街小巷人尽皆知,这种阴森时刻,谁愿和甄家牵扯上关系。

况且甄老太太年老体衰,身心突受重创,本就是凶多吉少。

如今官府送治,万一不治身亡,医馆要白白惹上官司,谁还会去碰这种倒霉事。

最后还是宏春医馆的大夫,主动请缨,将甄老太太收治到医馆之中。

对于宏春医馆的仁心仁术之举,坊间也多有多种猜测。

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莫过于金陵鑫春号与威远伯的密切关系,威远伯又曾和甄家三姑娘有过婚约。

这才是宏春医馆对落魄的甄老太太,施以援手的真正原因。

……

甄老太太住进医馆之后,身边只有一位年老婆子伺候。

医馆的大夫开了汤药调养,过去几日时间,甄老太太依旧病况不稳,也无法下床行走。

其实老太太并无大病,不过家道败落,郁结难解,心病难医罢了。

这日甄老太太正在房内休憩,服侍婆子拿了一碗稀粥过来,老太太只是吃了几口,便难以下咽。

此时医馆小厮进来传话,说有人来探望老太太。

甄老太太和随侍婆子都觉奇怪,甄家败落如此田地,如今落魄到要栖身医馆,怎还有人来拜访。

等到求见的中年人进了房间,甄老太太和婆子都满脸惊讶……

一直到日落时分,来访中年人才独自离开。

……

等到第二日午时,应天府衙收到宏春医馆报信,昨夜甄老太太已不治亡故。

贾雨村听了消息,虽有有些吃惊,但也不太觉得意外。

自从甄老太太收治医馆,府衙一直有人探查监视,老太太一直沉疴难愈,已经无法下床。

这等年纪的妇人,这样的病况处境,本就很难活的长久。

于是便按照惯例,派出府衙公人去医馆现场查看。

府衙的捕头衙役刚到医馆门口,便看到医馆中抬出一具薄棺,散发着一股难闻的臭气。

医馆大夫面上蒙了白布,引着棺木抬过门槛,正准备往城西方向去。

那捕头捂着口鼻走上前去,皱眉问道:「不是说老太太昨夜才死的,怎不到一天时间,尸身就这麽冲味道。」

那医馆大夫说道:「官爷有所不知,老太太年事已高,本来就生气消尽,已是枯朽之躯。

虽然昨夜才断气,但很快就出了尸斑,加上如今盛夏,金陵酷热难当,尸体腐败极快。

原本想留着尸体等官人查验,只是味道太大,留在医馆不仅吓坏病人,还会招惹疫病,难免酿成大祸。

既然官爷来的及时,就开馆让官爷查验。」

那大夫用手捂住口鼻,让人拿了撬棒就要开棺。

那捕头听了疫病两字,又见大夫如临大敌,用白布蒙着头脸,心里微微发毛,连忙也捂口鼻退开几步。

不耐烦挥了挥手,说道:「一个死老太婆有什麽好瞧的,这味道也太难闻,赶紧拉城西外埋了,晦气!」

……

金陵,大宰门,鑫春号江南总店。

二楼内室,秦可卿穿浅紫刺绣对襟褙子,淡黄色抹胸,下身是一条粉色长裙。

眉如青黛,肤如脂玉,眸盈秋水,乌黑发髻上插丹凤点翠红宝金钗,在午后阳光中熠熠生辉。

她正在查对各地分号送来的帐目,门帘突然被掀开,瑞珠和宝珠抬了盛放碎冰的铜鉴进屋。

铜鉴里散发白蒙蒙寒气,屋内顿时一阵清凉。

秦可卿笑道:「这稀罕东西的确好用,用惯了之后,还真有些离不了。」

宝珠笑道:「还是琮哥想着秀姐和姑娘,在信里把制冰法子写的详细。

还没入夏就老远送来材料,我和瑞珠没试过几次,就能造出得用的冰砖,金陵再酷热都不用怕。」

门帘又被掀开,曲泓秀一身青衫裙褂,走入室内,容颜俏美,腰约尺素,身姿窈窕。

秦可卿一边翻阅帐本,一边说道:「秀姐,还是你有眼光,那位邹姑娘虽是生手,但心思手段颇为不俗。

她打理姑苏分号这几个月,店里的银流进帐,比上几个月足好了二成有馀。」

曲泓秀嘴角微微一撇,说道:「哪里是我眼光好,该是琮弟眼光好。

但凡和他牵扯的女子,那个不是人物,他这命数也是奇怪,怎麽这麽能招惹。

你可不要忘了,姑苏可不止一个邹姑娘,还有位更不俗的甄三姑娘。」

可卿听了这话,心底有些无奈叹气,甄三姑娘她自然知道,如今她在姑苏城外的宅子,还是可卿安排操办。

这位甄家姑娘来头不小,不仅是甄家生意话事人,还差点和他的琮弟做了夫妻,好在没成事……

秦可卿说道:「秀姐,甄三姑娘和琮弟曾被宫中赐婚,皇家金口玉言,板上钉钉。

以后琮弟过了孝期,宫中会不会旧事重提?」

曲泓秀摇了摇头,说道:「要说还是以前,他们还真能成事,可如今甄家抄家破败,这事再不可能。

琮弟是皇帝重用之臣,如今身负双爵,贾家嫡脉家主,身份十分贵重。

宗法礼数,朝廷脸面,于公于私,他都不能娶罪门之女为妻,这一桩已难以挽回。」

秦可卿听了这话,心中不由自主松了口气,但转念又有些气馁。

甄姑娘是罪门之女,自己难道能比她好,大家不过半斤八两……

曲泓秀说道:「我虽不喜琮弟四处招惹,但他和甄姑娘是命数渊源,倒也怪不到他头上。

虽眼下金陵甄家已抄家破败,似乎再与她家来往,多有些风险。

但琮弟帮着甄姑娘,我却是赞成的,所以这他两次来信,嘱咐予以甄姑娘襄助,我们才全力而为。」

秦可卿听心中奇怪,她们二人朝夕相处,她自然清楚曲泓秀对贾琮,可不是什麽师徒之情。

上回即便帮着琮弟安置邹姑娘,私下还自己生了几天闲气。

这位甄姑娘差点嫁给琮弟,秀姐对琮弟相助于她,该愈发吃醋生气才是,怎麽心里反而是愿意的?(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