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6章 石油危机的爆发(2 / 2)

加入书签

只有等改开之后,一切都确定好了,那个时候合作起来也就更轻松了。

眼下,在香港经济还在逐步走低的背景下,迎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的石油危机,是他目前最需要考虑的。

时间很快就到了9月,香港的经济仍然处于下跌状态,港府的多次竞拍土地,也都出现了流拍;即使是杨文东,也是认真观察了一些港府放出来的地皮,除非是位置好,或者面积大的,不然他也不参与的;

倒不是说这些地皮未来不值钱,而是他故意为之;

其实现在这个时候,甚至之前价格最巅峰的1972年,闭着眼睛买地,等几年后经济复苏,地价必然能够恢复正常,甚至还会越来越高;

但他不想成为港府的救星,如果自己参与的竞拍过多,那港府反而会适当抬价,想赚更多的钱,这也算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常心态;

如同原先历史上,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时候,湾湾的液晶制造工厂陷入无订单的局面,内地高层好心想要帮忙解决这个困难,于是组织国内液晶电视机厂家赴台采购,结果这些液晶制造工厂看出国内客户必须在湾湾购买,于是直接40%的涨价,直接涨到比经济危机之前还要高的价格.

所以即使看好一些地皮,他也宁可直接在市场上购买,整个市场够大,他匿名购买也没人知道;

也因为如此,大量竞拍地皮的流拍,也让香港政府的财政陷入了一定的困难,这同样也是杨文东需要看到的;

时间很快到了十月,历史如同原先一样,石油危机还是爆发了;

起因也是中东那边的ZZ,从67年开始,间歇性的打到今年,长时间的苏伊士运河封锁,让最苦逼的欧洲扛不住了,二战之后的多次ZZ,总是有欧公子买单,地主家再有钱也不能这样糟蹋啊?

而美国自然也跟欧洲是一条裤子,加上YSL本身就是一个特意放在中东这个产油区的棋子,于是正式下场帮忙了。

之前其实也有帮助,但好歹还是打着自由贸易的幌子,中东各国即使知晓,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但如今直接下场,矛盾立刻翻脸,于是中东各国直接宣布减产石油,对欧美禁运,反正之前的那点价格,也基本上没什麽利润。

另外,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老美在越猴子那折腾了接近10年,最终也只能在今年一月份惨澹收场,这次JS上的失利,也让老美在全球的威慑力下降,跟二战结束之后相比,差远了,中东一些国家,也同样不惧老美了。

中东石油禁运的第一时间,西方国家直接傻眼了,他们可没有什麽石油储备,在70年代以及之前,没有一个国家有这种观念,石油或者其他油类基本上是有钱就能买到的,而储存的成本与风险也是非常高的;

同样,资本层面也是反馈迅速,油价随即跟着暴涨,很多石油产业链中的相关企业一看到这个情况,即使手中还有一些原油或者求他半成品丶成品油丶衍生品等等,也都立刻惜售起来,这也是人之常态,谁都知晓未来价格会涨,怎麽可能在这个时候还低价卖出去?手中有货的,恨不得价格涨的越高越好;

于是,欧美的加油站,在极短的时间内,变的无油可售,开车的欧美客户也傻眼了,汽车没油了,那就是等于一堆废铁了,特别是老美那边,都是各种V8丶V12发动机,可以说是油老虎,一点也不为过,以前油价便宜,几美元一邮箱,现在却是有钱也买不到油了;

而更严重的是,不仅仅是私人汽车,连长途运输货物的卡车,都找不到柴油了,甚至飞机专用的航空燃油丶轮船用的重油,都开始紧张起来,市面上其实也并非绝对没有,中东限售还不至于影响这麽大,可太多资本一起参与进来囤货,那破坏性就是十足了,连很多国家都扛不住。

因此,欧美各国第一时间开始谴责中东国家,但屁用没有,有本事你上JD,不然就只能在媒体上哔哔一下了。

香港这边,自然也是一样的结果,各个加油站很快就空了,多少计程车丶私家车丶卡车等等都拼命的到处找油,所有人都急死了,这可是严重影响生意的。

没有交通运输,影响的也不仅仅是出行,而是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工厂的物资进不来,那就只能停工,一个产业链之中一家工厂停工,便可能影响全部产业链条上的工厂,继而引发连锁效应;

原本就处在经济下行的香港经济,进一步遭到重创,原本还能指望工业,却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

PS:求月票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