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3(2 / 2)
“我敢封,他敢接吗?他皇甫嵩有那么蠢,放着手里的三万兵不要,来替我看门?”
贾诩顶着李傕郭汜一脸“你不要命啦”的表情道:“不是替相国看门,是替天子看门,他不答应,就是违抗皇命,相国就用这个理由,直接把他杀了。”
“谁去杀?”皇甫嵩有三万兵,杀他不就是要开战吗?
李郭二人同时起身:“末将去!”
董卓一个头两个大,他曾当过皇甫嵩的副将,知道皇甫嵩的厉害,可士邑脑子虽然好使,但在人情方面常常显得不太灵活。
难道让他在两个手下面前承认自己惧怕皇甫嵩吗! ?
就在这时,门房通传,司空袁隗求见。
袁隗虽然是袁氏族人,但是比起和董卓反目的袁逢,属于是“不能沟通”但“不会碍事”的那种类型,因此董卓接受了贾诩的建议,封他为司空,果然,有门阀天下的袁氏接受董卓任命的三公,董卓在封任其他官吏时,阻力就小了许多。
董卓不想继续和贾诩讨论迁都的话题,就让人将司空请入内。
袁绍在关东起兵反他,董卓本想叫袁隗进来,敲打敲打,让他劝自家子弟退兵,谁知袁隗却告诉他,袁绍的弟弟,另一个袁家子弟袁术,在南阳郡,和长沙郡太守孙坚合力,也要起兵讨伐他。
这个消息要是由别人告诉董卓,董卓肯定立刻下令将袁氏族人全部抓起来下狱,但由袁隗告诉他,董卓反而将信将疑。
“自家子弟谋反,司空亲自登门,就不怕我责罚吗?”
袁隗神情凝重,面露忧切:“我是为相国感到担心,所以特地前来通传,事不宜迟,还请相国立刻劝陛下迁都长安,并擢升袁氏子弟袁基为司徒!”
董卓看袁隗认真的表情,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你们袁家子一个两个都要反我,我还要提拔你们?”
第128章
袁隗言辞恳切,他知道那名叫“士邑”的文士是董卓最信赖的谋臣,因此向董卓行礼后,又谦卑地向贾诩行礼,随后道:“如今洛阳的东面和南面,都有反抗朝廷的声音,东面的联军已集结到一起,南面我一得到消息,立刻前来通传。”
他捂住了胸口,似乎很是痛心的样子:“袁术是我袁氏子侄,我是最为了解的, 他与他的兄长一般, 被家族宠坏了, 色厉内荏,不会轻易出兵的。”
“但是听说他还联合了长沙太守孙坚, 此人名声不显,我不甚了解,就怕是那等急躁冒进之辈,若是那样, 洛阳两面为敌,于相国不利,于天子不利, 实在不宜久留啊。”
袁隗故意点了孙坚,不是他不了解, 是他清楚董卓很了解!
孙坚曾经和董卓一样,在皇甫嵩的军中共事,却不爽董卓按兵不动,向朝廷弹劾了董卓,将董卓那行在明处,想在暗处的心思,都揭发了出来。
董卓在洛阳的名声不好,孙坚可是要居首功啊!
若是孙坚和袁术联合,从南阳郡方向攻打洛阳,那确如袁隗所说,洛阳不宜久留了,但问题是,这和提拔你们袁氏子有什么关系?
董卓原以为到了洛阳,拥立了天子,便可高枕无忧,因此放松了警惕,现在突然告诉他,洛阳危机四伏,他脑子根本转不过弯来。
好在他身边还有清醒的人——
“就相国目前的兵力看,这确实是最好的办法!”
袁隗没想到士邑会突然发话,先是一愣,随即附和道:“是啊,相国大人,让袁氏子弟留在洛阳,稳住洛阳的王公贵族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