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2(2 / 2)
口头通知是以防留下文字证据。
绝大多数同事习以为常,三天两头会接到这种要求。
初楹回到工位,通过企查查查询到,五两有限公司注册于两年前,注册资金1000万元,法人叫周洋,名下有五家公司。
短短的两年时间,五两中标南城大大小小几十个市政项目,直接与老牌的建筑公司分庭抗礼。
若是无人牵线,恐怕没人信。
华方世纪城本就是00年代的老小区,业主年龄普遍偏大。
上门到五两公司,被门卫拦下。
“你们又没出钱,有人改造就不错了。”
业主:“话不是这样说的啊,做事要凭良心,政府拨钱是为了造福老百姓,不是让你们贪污的。”
门卫有备而来,“谁贪污了?没有证据这样说话就是污蔑,可以告你们的。”
南城的官方媒体早已接到通知,不会报道。
投诉无门、维权无果。
马上夏季的雨季来临,万一再出事怎么办?
谁还敢住在这里?又能去住哪里?
这种事不是第一次发生,前几年南城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压塌了刚修好的公交站台,有个人早高峰上班等公交,不幸被砸到身亡。
刚修好的站台,承受不住一场雪。
多么讽刺又可笑。
事后问责了一批人,但是逝去的人再也回不来了。
她只是一名记者,她不是警察,没有资格查案,她认。
然而,现在她连报道的权利都被剥夺。
写好的新闻稿,死在了草稿箱里。
江瑾初下班到家,看到初楹半躺在沙发上,面无表情手掌机械式地撸猫。
一脸闷闷不乐的样子。
他快步过去,蹲下来问:“发生什么事了?”
初楹开口自言自语,“江瑾初,你知道吗?我小时候看新闻可羡慕记者了,觉得他们好厉害,能挖出来好多东西,什么三鹿奶粉、地沟油,可是你知道吗?报道的记者最后都……”
有些人真的在用生命报道事实真相。
做卧底、报道后被威胁,为了大众他们甘愿冒生命危险。
现在的媒体环境呢,这不能报,那不能写,领导说影响城市面貌,就影响了旅游收入。
广告商说,小心下个季度不给你们投钱。
谁都能对他们的新闻横插一脚。
原本用语言和文字发声的记者,成了最没有话语权的一波人。
初楹抓抓头发,“我知道,我们生活的城市很好,只是有了‘蛀虫’。”
面对‘蛀虫’无能为力的挫败感。
她头一次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路。
但是,能被困难打倒,就不是初楹的性格。
她坐直身体,语气坚定,“江瑾初,我想自己发,会有一点危险,或者没有流量无人问津,但不做什么我心里不好受。”
江瑾初握紧她的手,鼓励她,“想做什么就去做,我是你的后盾。”
初楹知道她没有看错人,江瑾初会支持她,“有没有方法,可以隐藏发帖地址。”
不能连累家里人,网上调侃商战是浇发财树,实际的商战肮脏得多,对他们不利的人会扫除干净。
更何况,捏死她如同捏死一只蚂蚁。
“有,我来弄。”
江瑾初毫不犹豫抱来笔记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