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1(1 / 2)

加入书签

生活中眷恋起西伯利亚这样平静朴素、回归自然的生活。

白天里闲逛,夜里就做爱。

宋郁刚满二十二岁,虽然左膝有旧疾,但仍然是身强体壮的时候,手臂和腰部耐力和爆发力都超乎常人。

有时候燕棠会怀疑他把她当成了训练器材。

可宋郁却说:“如果是训练器材,就不只是这点力道了。”

素了几年,燕棠当然也有需求,但饿了那么久,忽然吃太多容易撑坏。

等要回莫斯科的时候,她对西伯利亚的眷恋已经被宋郁干碎了。

飞机在下午五点降落于谢列蔑契娃机场,又回到了熟悉的城市风景里。

燕棠在晚上打开家门,身后还跟着个小尾巴宋郁。

他试图劝她在老爹给的公寓处理好之前,先跟他去大别墅住,但燕棠过两天就得回北京处理公司初创的事情,资料都在家里,回来更方便一点儿。

???坁?發?抪?葉????????????n?2???????????????

宋郁二话不说,下飞机就自觉告别家长跟她回家。

“我要回学校递交毕业资料和期末论文。”

他这晚顺带把两人去北京的机票买了,还问她想不想在北京附近玩。

燕棠只得给他做心理准备——她回北京之后会非常忙。

创建公司是个麻烦事。

其实在市监局办手续的过程是很快的,国家鼓励创业,在流程上能简则简,能快则快,只要找位熟悉公司设立流程的财务去办手续就行。

但困难全部都落在了前期。

她和其他合作伙伴需要考虑公司成立地的扶持政策、税收优惠,选择经营范围的时候还要考虑是不是需要办理牌照,而办理不同牌照的成本也不一样,还要同步考虑缴纳员工社保和后续招聘等等。

这次回去,燕棠就是跟先前谈好的股东最后一次讨论公司设立方案,把股东协议和公司章程签了,以便后续把营业执照拿到,开始推动业务层的策划案。

她之前为了跑通流程跟基金会合作,就是因为能用基金会资源,直接对接外聘律师团队。现在出来单干了,在这方面就需要和老东家彻底隔离开。

几乎每一步都涉及财务问题和法律问题。

而每向专业人士咨询一次问题,钱就按照分钟为单位哗啦哗啦地往外流。

新租的办公室不大,一个会议室,一个给创始人挤在一起办公的独立办公室,还有一处给员工坐的开放办公区。位置有些偏,装修也很一般,白墙瓷砖地,有几盆植物装点,远远比不上基金会总部那样高档精致的大楼。

但创业首先要考虑的是成本,前期艰苦,能省则省。

燕棠坐在办公室里细细翻看了一遍财务递来的预算金额,心头在滴血,悄悄跟回到北京坐镇的合作伙伴冯橙说:“真是哪哪儿都是花钱的地儿,我们能少招几个人吗?”

冯橙坐在办公边哈哈一笑,对她说:“恭喜你实现人生升级——开始共情资本家了。”

人生就是不断打怪升级,燕棠在翻译这行做得还可以,鼓起勇气开公司,一瞬间就进入了资本世界的底层。

他们终于在第四天中午谈定了各种文件的终稿,只要律师把协议终稿改出来签字,公司的草台班子就算是搭好。

她也的确实现了身份升级,名头除了翻译之外还又加上了“股东”“董事”“行政总裁”。

虽然名头高大上,手下其实只有两三个兵,要学的东西很多,身上压力自然也变得更重,如果经营不好,公司可能第一年就直接倒闭。

饶是如此,燕棠心里还是有抑制不住的开心——这又是一个新开始。

“外部股东问我们什么时候有空一起吃个饭,今天中午?还是改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