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千人斩(2 / 2)
这「连射一千发,发无虚者」的恐怖战绩,即使有水分,也不妨碍王舜臣可以凭此战功得到史书的千年传唱。
其实,宋朝在拓边西北的过程中从来都不缺骁勇善战的猛将,但在这个时代被史书记下并被冠以千人斩威名的人却只有王舜臣一例,即使神射如姚兕丶刘昌祚者,要麽战局比王舜臣顺利,犯不着自己一人射千发,要麽就是战场地形不允许做机关枪,比之王舜臣在这一战中的战绩,都有一定的距离,所以王舜臣这个千人斩的记载是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的。
说句不客气的话,赵俣手上有王舜臣这个千人斩,自从刺客没能将平民赶向皇宫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们的失败。
很快,刺客就被王舜臣等人射杀了数十人。
与此同时,开封府尹也就是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范纯礼,亲自率领禁军前来救驾。
比范纯礼稍慢一点点的是宗泽。他率领神机左军的马军紧随其后前来勤王救驾。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军队前来勤王救驾。
最后,五支神机军全部到达现场。
范纯礼丶宗泽等人控制住局面了之后,不约而同地选择封锁了现场,一个人都不放其离开,势必要将刺客全都捉拿归案。
让人很意外的是,在宇文黄中丶赵鼎和李光的帮助下,李纲竟然抓住了一个试图逃跑的刺客。
危机解除了之后,赵俣在第一时间,让范纯礼去安抚民众,告诉他们,朝廷很快就会放他们回家,这次死亡的人朝廷负责发送,受伤的人朝廷会派御医为其救治。
这次出了这麽大的事,范纯礼知道,他的官肯定是做到头了,现在能不能平稳落地,就看他怎麽善后了。
范纯礼没去解释,因为人手不够,他不觉得有众多亲卫保护的赵俣等人会有危险,就把这里的守卫力量调去维持治安了,也没说,近十几年的开封府尹都这麽干,因为,从结果上来看,他大错特错。
而就这个错误,赵俣怎麽收拾范纯礼都没有问题。
再说,这事也确实怨范纯礼,人手不够,他可以说,没必要为了节约,而抽调皇宫前的安保力量。
所以,范纯礼现在也只能是赶紧去善后。
按照赵俣交代的,安抚好民众了之后,范纯礼就想去审问这些刺客。
可李纲他们捉的刺客,早就在第一时间被皇城司给抢走了。
据说,为了这个刺客,皇城司和东厂还吵了起来。
很显然,出了差错的,不只有开封府,皇城司和东厂也犯下大错了,不然,怎麽会有这次的刺杀事件,所以,这两家也在想办法将功补过。
就在范纯礼发愁怎麽将功补过之际,范纯礼手下的人筛查出来了一个没自杀成的刺客。
范纯礼大喜,亲自去审问这个刺客。
其实,事情的原委很简单。
刺客是西夏派来的密探,总共八十七人,其中有三个神射手。
他们的目的是,制造混乱,逼赵俣离开宣德楼,由那三个藏在暗中的神射手射杀赵俣。
至于刺杀赵俣的原因,也很简单。
李乾顺君臣已经调查清楚了,赵宋王朝正在积累收复西夏的力量,很快就会发动收复西夏的战争。
而只要赵俣活着,收复西夏这件事就不可能避免。
那李乾顺君臣只能想办法弄死赵俣。
退一步说,就算弄不死赵俣,逼赵宋王朝立即开战,而不是等赵宋王朝准备好了再开战,也是好的,毕竟,这样一来,西夏的胜算还能大一点。
事实上,最近西夏在边境频频挑事,想要逼赵宋王朝现在就开战。
可章楶极稳,就是不主动出战,只是依托一众堡寨与夏军周旋,同时加快筹备收复西夏的战略物资。
李乾顺君臣实在是被章楶等前线的宋军将士给逼得没办法了,才不得不兵行险招。
前来执行刺杀赵俣任务的人,经过反覆打听得知,因为上元节时汴梁城中的人口流动性极大,为了维护好治安,历年来,开封府都会抽调皇宫前的守卫力量,这才抓住这个漏洞,制定了这个刺杀计划。
很快,范纯礼丶李彦丶杨戬就将相同的结论报告给了赵俣。
赵俣知道,历史上,有一年的上元节,赵佶也碰到过类似的事件。
当时,赵佶独自一人站在宣德楼西楼窗口下,身旁也没有宦官跟随,有一个和尚从人群中跃出,冲到赵佶身前很近的地方,用手指着帘幕,大声对赵佶说:「汝是耶,有何神?乃敢破坏吾教。吾今语汝,报将至矣!吾犹不畏汝,汝岂能坏诸佛菩萨耶?」
巧合的是,那时宣德楼下也没有安排警卫,赵佶身边甚至都没有护卫。
还好,那个僧人只是去骂赵佶的,不是去刺杀赵佶的,不然赵佶可就危险了。
赵佶当时被吓坏了,也被气坏了,后来他亲临审讯现场,让人对那个僧人严刑拷打,想问出是谁指使他的。
可那个僧人不论受什麽样的刑罚,都仿佛感觉不到疼痛,也一声不吭,搞得赵佶以为他是邪鬼,派人去将擅长抓鬼的羽士宋冲妙请过来。
宋冲妙善行天法,很有名,世称宋法师。
宋冲妙急忙来到现场,看了看,也很无奈地向赵佶禀奏道:「臣所治邪鬼,此人者,臣所不能识也。」
审讯人员只好对僧人继续上刑法,断其足筋,俄施刀脔,血肉狼藉,折磨致死。
让人无法解释的是,到死那个和尚都没吭一声。
这个突发事件,详细记载在蔡京的儿子蔡绦所写的《铁围山丛谈》一书中。
赵俣知道这件事。
但原来,赵俣只当这是一个笑话,皇帝还能被人轻易近身?
直到今天,赵俣才知道,有时候真会发生这麽荒唐的事。
就像嘉庆在皇宫遭御厨刺杀百名侍卫围观不救驾。又像二百名天理会教徒于京城发动兵变,攻入紫禁城东华门丶西华门,直捣清廷皇宫重地,守卫皇宫的清军猝不及防,惊惶失措。
不过知道归知道,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这麽好的藉口,要是不趁机搞出点事来,赵俣这惊吓,不就白挨了?
……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