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5章 权势滔天林教授(4k)(2 / 2)

加入书签

我们在海外的资源就这麽点。

想去霓虹把技术搞到手,从布局到得手,起码是十年起步。

而且这还是建立在不发生意外,一切都顺利的基础上。

但凡有一点不顺利,那就是一个鸡飞蛋打的局面。」

钱院长想说些什麽,被对方打断,「不过,如果只是进口技术还是没问题的。

我们直接从香江运一批霓虹的先进工具机进来就好。

运个几台,还是没问题的。

一方面是我们自己用,另外一方面是让工具机厂进行复刻研究。

毕竟工具机是工业的根基,我们现在在做的工作是往上攀登,但同时也不能忘了向下扎根。

就这样吧,正好收音机项目还有不少外汇结馀在帐面上。」

香江因为存在电子工业和钟表业发达,所以一直都有进口来自霓虹最先进的精密工具机。

其中像后来的Leeport Precision Machine Tool Co., Ltd.从60年开始代理来自霓虹的金属切削工具机。

在历史数据中,包括工具机丶电子设备和精密仪器在内的设备,占霓虹对香江出口很大比例。

这是香江自由贸易港的地位所导致,和当时阿美莉卡对南部百越的支持脱不了关系,也和香江本土产业脱不了关系。

51区的负责人作为分管科学相关事务的高层,有着充足的信息渠道,想到解决办法。

霓虹的高精尖工具机进口到香江,哪怕在1967年之后都没有中断,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熊猫牌收音机一定程度上提供外汇储备的同时,也给了他们更多选择。

不一定非要从老大哥那买工具机。

在这个时间点,苏俄能卖给你的工具机,精度在50微米到100微米之间,固然也有精度可以达到20微米的设备,但这类用在军工和航天领域的设备压根不可能卖给华国。

而霓虹出口到香江的精密工具机,包括森精机丶牧野丶山崎马扎克这三家公司生产的车床丶铣床和磨床,精度普遍能到10微米,部分高端型号甚至接近5微米。

对华国而言,霓虹货是物美价廉的好选择。

此时苏俄,恐怕连50微米精度的工具机都不会卖给你,即便卖给你也会附带上一大堆条件。

当华国正在围绕树莓派向上攀登丶向下扎根的时候,林燃在阿美莉卡那更是忙的飞起。

等林燃看到华国科学院举行联合考试,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时候,要等到年底放假回到纽约住处了。

此时的他在红石基地,外人都以为他很忙,要负责太多的工作,所有有关科技的工作都要分到他这里来。

麦克纳马拉邀请他担任国防部的科技顾问。

要不是林燃是白宫航天事务的特别助理,麦克纳马拉甚至想让林燃去担任ARPA的局长。

「要是教授能当ARPA的局长,天天给我汇报工作那该多好。」

ARPA就是一个专门为赞助前沿科技项目而成立的机构,1958年成立,隶属于国防部,独立于其他研发部门,直接向国防部的高层汇报工作。

另外别说什麽阿美莉卡人不喜欢当官。

ARPA第一任主任罗伊·詹森,放着通用电气16万美元年薪的高管不做,要跑来当ARPA办公室主任,这份工作年限仅仅1.8万美元,难道是因为他想为国效力吗。

可惜林燃已经先他一步,被甘乃迪聘用了,这让麦克纳马拉感慨,自己听说这样一位人才还是太晚了。

不过也不算太晚,毕竟还能雇佣教授当顾问。

ARPA全职主任的薪水是1.8万美元,麦克纳马拉给林燃这份兼职顾问开的薪水是6.8万美元。

此时担任ARPA主任的杰克·鲁伊知道之后,道心都要破碎了。

「教授,这就是当前我们最重要的项目。」杰克·鲁伊介绍道。

上次还是他来视察乔治敦翻译机的进度,这次来红石基地就轮到他给林燃汇报工作了。

杰克·鲁伊带着约翰·霍普金斯应用物理实验室的一众专家,在经过红石基地安保的层层检查后,终于在这个享誉盛名的红石基地见到了林燃。

红石基地被媒体渲染成自由阵营的技术中心,是对抗邪恶力量的重要据点,而林燃就是这里的头号人物。

詹姆斯·韦伯一来常驻华盛顿,二来存在感比林燃那可是要薄弱得多。

媒体难道去报导,他在华盛顿的国会如何和议员们唇枪舌剑争夺预算吗?

《Dr.NO》电影里的邪恶博士也从华裔丶德意志裔混血变成了纯粹的德意志科学家。

「Transit是基于都卜勒效应的低轨丶小规模导航系统,主要服务于海军,这个项目最开始立项的时候,主要就是为北极星弹道飞弹潜艇提供导航支持,校正过去惯性导航系统。」

鲁伊说完后,该项目的具体负责人理察·克肖纳接着介绍道。

林燃一眼就认出了这玩意是什麽,GPS的前身。

同样是冷战思维的产物。

苏俄发射成功卫星之后,阿美莉卡已经在思考如何利用卫星来增强飞弹精度了。

林燃反问道:「你们是不是想着利用都卜勒效应进行定位?

接收器通过测量信号的频率变化,也就是都卜勒频移,然后结合卫星轨道参数,去计算接收器的位置?」

这让在座专家们都有点震惊,然后又感慨教授不愧是教授,光是听个介绍就能把原理给点透。

显然,弹道飞弹相关技术是最敏感的技术类型了,尤其这还和核潜艇有关。

哪怕以林燃过去的地位,也是接触不到Transit的。

或者说,国防部长如果不是麦克纳马拉,林燃都没办法接触到Transit。

「没错,我们之前是这样想的。

目前我们已经可以实现亚米级的精度。」

「狗屎!

按照现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你接收器接收一次,做定位起码要十五分钟以上。

而且受限于大气拖曳和引力变化影响,你们测出来的精度和你们想要的效果还有很大的差距。

而且这个问题你们还解决不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