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4(1 / 2)
会儿的宣帝肩膀微微塌下,是真正放松的表现。
他仿佛一只巡视自己领地的雄狮,游刃有余的同时,又自信姜曦这么一个曾经扮演过解语花角色的妃子也可以在这一刻接住他的话。
姜曦不动声色的吐纳数次后,这才装作沉思结束,只含羞带嗔的看了一眼宣帝:
“瞧圣上您说的,妾对您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妾长在民间,此前倒是曾见过一次天灾。
妾记得妾幼时也住在青州,只是当时也曾发过一次洪水,虽然过后妾一家安然无恙,但爹娘最终还是选择迁居丹穴县。
这洪水实在凶恶,毁民田,摧民屋,牲畜粮食皆受其灾,更不必提被洪水带走的人了,天灾之下,人力之能,着实渺小。”
姜曦说着,忍不住皱眉叹了一口气,宣帝不由拍了拍姜曦的手,点点头:
“是有这么回事儿,朕记得是景庆二年的事儿吧?卿卿那时约莫也不过十岁,倒是对此事记得牢。”
姜曦苦笑一声,似乎想起了
不好的回忆,面色很是苍白,她勉强打起精神:
“那一场洪水,妾的乡邻好友不知多少人离去,妾怎敢忘?
妾还记得当初那连日不断的雨幕日日夜夜的笼罩在屋顶,可怖极了。
易地而处,妾私心想着,如今洪水已然降临,为今之计,应当以赈灾安民为重。
妾当时观滚滚洪流自家门而过之时,只想着能有口热饭吃便是天恩。
幸而如今正值夏日,不必担忧寒气伤人,只需请各地义仓开仓放粮,让百姓吃饱安心即是。”
姜曦回忆着脑中关于灾情的记忆,一字一句的说着:
“不过,人饿极了什么都能做出来,为防差池,恐怕还需要圣上派兵将前往震慑。
除此之外,便是洪水褪去后的关键事宜了。”
姜曦说着,低垂眉眼,起身下榻,赤足跪在地上:
“凡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是以疫病的防范也必不可少,古语言,举贤不避亲,妾家中世代行医,妾的爹爹当初曾在景庆二年的洪灾中操持一县的防疫事宜,听说那时候我们县的伤亡人数是最少的。
而今,圣上担忧此事,妾举荐妾的爹爹前往青州,为圣上分忧!”
姜曦说完,脸颊红扑扑的,可是眼睛却亮晶晶的,宣帝定定的看着,只觉得心底某处蓦然有片刻柔软,他倾身伸出手:
“卿卿快起来,卿卿一心为朕,朕岂能辜负?”
姜曦红着脸,闭着眼,在宣帝的脸颊上落下一个轻吻,宣帝直接将姜曦揽入怀中:
“卿卿,这可不够!”
宣帝挥落了碍事的小几,抓过那杏色福运莲花的隐囊垫在了姜曦的腰下,雨疾风骤间,宣帝低喘着和姜曦十指紧扣,他额头抵着姜曦的额头,喃喃:
“卿卿,给朕生个孩子吧!”
姜曦没有回答,白莹莹的藕臂攀上了宣帝的脖颈,无声的迎合犹如应允。
下一刻,疾风颠簸起伏的越发厉害了,那对儿玉臂脆弱的仿佛可以随意攀折。
这是圣上给自己留下的一条的生路吗?
姜曦唇角微扬,不,走别人给的路,生死永远在旁人的掌控之中。
她入宫,可不是要做那身若浮萍的飘摇之人的。
这一次,既是危机又是机会,当初爹爹在防疫之事居功甚伟,奈何被县令独占功劳,为防不测,姜曦一家也不得不离开当地。
六年过去,这一次,姜曦不仅要让爹爹拿回当初属于自己的荣誉与奖赏,也要凭此事让为自己辟一条青云之路!
无人知道,在那梦中,这场洪灾并未延续很久……
翌日,朝堂之上,宣帝听了朝臣的意见后,与姜曦所言一同整合,方下了赈灾圣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