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8(1 / 2)
可是,这会儿却无人敢说一二。
正当时,宣帝疾步走了回来:
“母后怎么也不等朕下朝!”
太后看向宣帝,笑了笑:
“哀家又不是不回来了,圣上不必着急。”
“这是母后第一次离宫,朕岂能不送?”
母子二人又说了好一会儿,刘嬷嬷则趁着这个空当将其余妃嫔献给太后的东西收拢一番。
眼看着时候不早了,太后这才坐上轿子,缓缓离去,宣帝则站在原地,目送太后离开。
深秋的风,泛着刺骨的寒,黄叶飘萍,更添几分萧瑟清冷。
姜曦早早起来,坐在梳妆台上闭目养神,稍后还要给皇贵妃请安,缓不得。
正在这时,华秋走进来道:
“娘娘,明思方才来传话,今日皇贵妃身子不爽,免了请安。”
“哦?”
“奴婢已经让人去探问其他宫中的情况了,娘娘可要再睡一会儿?”
“不必了,已经梳了头,纵使不出门,也不过少簪两朵花的事儿。”
锦香安安静静的替姜曦梳好了头发,等锦香梳完了头发,华秋也得到了确切的消息,确定今日不去请安后,姜曦这才去了书房。
这段时日,宫里倒是难得的安静,可总让人觉得风雨欲来,姜曦一边练字,一边平复心情,等到一刻钟后,这才彻底进入了状态。
可却不想,不过两刻钟,华秋便轻轻的叩了门:
“娘娘,赵昭仪求见。”
姜曦动作一顿,将毛笔搁置一旁:
“快请。”
这是赵昭仪第二次来飞琼斋,上一次她是满怀怨愤来此,却不想被玥嫔娘娘开解。
而这一次,她仔细的看着屋里的摆设,入宫数月,她也不是曾经一无所知的乡间农女,堂中挂着的是吴大家的喜鹊闹梅图,看着便让人觉得欢喜。
其下两只粉彩花果宝瓶中各插着一支应景的宝石梅花,中间则是一座错金博山炉,散发着袅袅香气,使得人一进来,便觉得暖香扑鼻。
只听一阵清脆的叮当声响起,赵昭仪立刻循声看去,便见姜曦自那水晶帘后走来,她一身轻便的茄花紫常服,乌发堆云,大颗的珍珠点缀其中,娇美动人之余更添几分华贵。
“妾给玥嫔娘娘请安。”
姜曦脚下未停,边行边道:
“不必多礼,坐下说话。”
赵昭仪等姜曦落坐后,这才坐下,可并未第一时间开口,姜曦看着她,笑了笑:
“赵昭仪今日登门,可是因为族中之事?”
赵昭仪闻言一下子呆住了,半晌这才道:
“娘娘,娘娘怎么知道?按理说,族里的事,应当只有妾知道……”
姜曦微微一笑:
“赵昭仪入宫后,并未与我亲近,我想能让赵昭仪走一趟的理由,只怕只有赵家了。”
赵昭仪有些窘迫,她被玥嫔娘娘劝住,以后却再不登门,听着着实有些忘恩负义。
“娘娘慧眼,妾,妾对不住娘娘。”
姜曦摇了摇头,她虽然点破了赵昭仪揣度之事,可也难免让赵昭仪每每想到此事,便觉得心中羞恼,不见自己倒也能理解。
况且,此前形势未明,姜赵两家还远远不到非要联合的时候。
赵昭仪见姜曦没有怪罪,这才继续道:
“族中说,这两日,朝上有些变动,妾有一族兄,正当年华,如今已在御林军任职数年,听闻此番御林军佥事因故被贬,族中想着娘娘您盛宠在身,意欲请您美言几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