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2 / 2)

加入书签

几位年长的夫人恰好就坐到崔兰因背后的亭子里,有两丈高亭石阻挡,没人发现另一边还有个偷闲躲懒的女郎在小憩。

“听说四郎已经康复,真是神佛保佑啊,王娘子。”

浑圆气足的声音扰人清梦,崔兰因睁开眼睛。

四郎?王娘子?

得亏世家谱背得好,崔兰因马上联想到袁四郎的母亲姓王,和萧家的王大娘子还是堂姐妹。

不过上一回在萧家的冬日宴她没见到人,据闻这对姐妹出嫁前关系并不亲近。

“多谢你们记挂他,待会可得让他给各位夫人道个谢。”王娘子的声音很温柔,与萧家的王大娘子很不一样。

袁四郎居然已经康复到可以参加宴会了,难不成他也在相看人家?

崔兰因忍不住撇了下嘴。

“太客气了,我们不过就是心里念着点,哪有你这个做母亲的辛苦……不过,找到犯人了吗?是不是那批流民所为?我听说袁尚书两三年前为赈灾,镇压过不少动乱……当地有个姓温的什么都举府抄兵器……太吓人了!”

崔兰因手里把玩着草杆子,指。尖一掐,草折断了。

耳边但听那尚书夫人惊讶道:“还有这等险事?!”

“你没听说过?我也是听人……”

还没等那夫人分享听来的惊险,旁边人急急道:“你快闭上嘴,袁尚书心疼夫人才瞒着的,就你那嘴漏勺般不识趣。”

“我、我也是担心嘛!那些贱民就是一群喂不饱的蝗虫,多少粮银填进去都不知满足,袁尚书为赈灾鞠躬尽瘁,任劳任怨,都病倒了三四次,每次幼欣知道后都要跟着病一回……这次说不定就是有人来报复了,不然上元灯会那么多儿郎,怎么就单单袁四郎出了事?”

这事也不是她胡诌,而是经由谢玧等人调查推断:闹事行凶,牵连甚少,可见犯人目标明确。

“那也太可怕了!”

“可不是,建康城里居然发生这样的事。” :

尚书夫人连忙安慰左右道:“诸位姐姐妹妹,快别为这事胡思乱想,案子还在查,相信很快会有水落石出的一日,今日春和景明,莫要为这些污糟事,辜负好景。”

众人纷纷说是,自然而然把话题引回参宴的年轻女郎身上。

崔兰因听了一阵,颇长见识。

原来选儿媳有这么多讲究,不但比较家世还需品察才貌,可比地里挑萝卜还难。

但崔兰因还没熬成婆,对挑儿媳的话题不感兴趣,正准备悄悄起身避走,谁知前面有人走来,好巧不巧立刻发现了她,怒吼一声:“崔二娘!”

亭子里的夫人们顿时齐齐惊起身。

崔兰因马上把手放到脸上,揉两下眼睛,假装刚醒,困眼朦胧、摇摇晃晃地站起身。

右手边是王十一娘、顾八娘等人,头顶上是夫人们。

若是胆小点的女郎看见这两边夹击的阵仗,只怕会吓得话都说不出来。

但崔兰因十分镇定,还露出了笑脸,先对长辈问礼,再与女郎们见好。

打着招呼还不忘委婉表达自己刚刚犯困睡得沉,免得那些夫人认为自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谈话都被她听了去,要给她甩眼刀子。

“崔二娘子?”尚书夫人其实知道崔兰因这个人,但是从未被当面引荐过。

王十一娘当即扬手指向崔兰因,“姑母,就是她!上次用木矢砸了表兄鼻子的那女郎,您不记得吗?”

崔兰因移目。

尚书夫人站在所有夫人正中,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头发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