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2(1 / 2)

加入书签

配掌勺,配菜,打杂,还要有尚膳局专门监看的,调度的,尝菜的……”

阿妩:“这么麻烦……”

孟昭仪:“是了,麻烦着呢,不然你以为呢,咱们皇上吃一口饭,后面尚食局,光禄寺,还有尚膳监,一个个都得忙得脚打后脑勺呢!”

阿妩:“啊……”

她只有张嘴惊讶的份儿了。

她这么一个小贵人自然没资格开小灶,可皇上开小灶了,就等于她开了……

孟昭仪笑瞥了她一眼:“所以说,阿妩小妹妹好福气,被咱陛下看进了眼里,陛下特意开了这奉天殿小灶,妹妹跟着沾光了。”

一旁惠嫔:“我们也跟着沾光,回头我们想吃什么,你就和陛下说你想吃。”

阿妩摩拳擦掌,痛快答应:“好,等着,两位姐姐把想吃的都说下来!我记着!”

说完,她笑道:“另外御医今日开了不少滋补之物,有燕窝,有阿胶,以及各样丸药,数不胜数,回头两位姐姐过来,我们同享!”

惠嫔和孟昭仪两个听了,惊喜不已,又不免好笑!

在宫里头敢揩油揩到皇帝身上,她是头一份!

孟昭仪叹息:“妹妹这小算盘打得才叫噼啪响!”

阿妩很有些得意,她早算计好了,官中的银子,趁机做她的人情。

老皇帝既然要她补,那她就使劲地开。

她心花怒放地想,等过年连升两级,这日子就更美了。

不过她自然不知,接下来年节,宫里热闹,她要面对的闲杂人等不知凡几。

这其中,陆允鉴是避不开了。

第61章 三个男人

景熙帝纳了前太子妾一事, 到底在朝堂上流出,虽说有冠冕堂皇的缘由,不过依然有人闲言碎语, 也有人隐约听到那一晚的风声, 便想生事。

于是便有朝臣上折子提及此事, 劝谏景熙帝,引经据典絮叨絮叨说一些酸腐的大道理, 景熙帝随手扔在一旁, 看都不看。

这时候英国公便站起来, 说起西台御史兼钦天监孙文博上奏之事,又说起此女生辰八字与帝王相合,又是修行之人,进宫伴帝王左右, 以解灾厄, 之后又提起什么玄牝之门为天地根, 总之好一番云里雾里, 只说得大家一脸懵。

所以, 英国公爷, 这么一位老人家, 帝王之师, 竟然护着帝王, 要帝王父纳子妾,这, 这是什么世道??

大家突然浑身无力, 他们在这里说老道理有什么用,没人听哪。

与此同时便有一些年轻朝臣,血气方刚的, 开始为帝王辩护,帝王已经久不曾行幸后宫,也不曾采纳妃嫔,难道堂堂帝王竟要做和尚吗?老官员年纪大了,自己都已经儿孙满堂了,如今怎么有脸喋喋不休地干预帝王后宅事?

那些老官员老清流被噎得一愣一愣的,憋得脸通红,说不出话,只说年头变了,和以前不一样了。

一时又说起,说隆昌年间民俗古朴,隔着十丈远,年轻小辈看到老人都会一溜小跑过来作揖行礼,便是老人多念叨几句,小辈也都恭敬听着,到了天启年间,小辈便装傻绕行,绕行不开只作揖便跑了。

世风日下,如今可倒是好,年轻朝臣都可以这样当廷对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