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4(1 / 2)

加入书签

瓷器和丝绸运往各处,和海外诸国通商,为朕赚取更多银钱,国库充盈,为朕缔造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盛世。”

阿妩蠕动了下唇,低声问:“那,那也会去满剌加国?”

景熙帝点头:“当然。”

他看着她的眼睛,并不想告诉她,其实他已经派人前往寻找。

因为大海茫茫,他并不一定能有结果,或者说并不一定有什么好的结果,所以不想她有太多期望,免得最后一场空。

阿妩却期待起来。

其实阿妩也明白,远航的商人出了海,处处都是险峻,说不得他们遇到海寇了,说不得又去了别处,谁知道呢,但阿妩总是会往好里想,父兄会平安归来。

而景熙帝的话,终究给她带来更多的期望。

景熙帝的手指轻轻落在一处:“本朝海州志中有记载,万牛山,去州治东南一百三十里,产黄晶,这便是你的家乡。”

阿妩忙看过去,舆图上很小的一点,她根本无法分辨。

她点头:“对,我们家在万牛山的西边,我们镇叫西牛镇,我们村子叫望牛村。”

景熙帝听着,抚着那舆图的指尖轻顿了下,之后缓慢撤回。

望牛村已经不存在了,变幻莫测的海潮将那里淹没,昔日的村庄早不见任何踪迹,只剩下一片海沙。

所以阿妩心心念念的故乡,早就被夷为平地,寻不到任何踪迹。

他视线缓慢地落在她脸上,此时的她咬着唇,眼睛发光,专注热切地在寻找。

可怜的孩子,他怎么忍心告诉她,其实她早就没有家了。

这时候,阿妩欢快地笑道:“皇上,你看,我看懂了,就是这里,这里——”

她指尖点在那里,扯着他的袖子,非要他看。

景熙帝再次望向那一处小黑点。

这里于他来说,是舆图上的一个布局,是奏章上偶尔一笔带过的万民,而于她来说,却是故土,是渴盼,是回不去的家园。

他抿出一个温煦的笑意:“嗯,此地地广还阔,根据当地州官的奏章看,盗贼多窃伏草野,所以这里一般十几户聚为村落,各村落距离七八里,一旦有盗,便彼此声援。”

他还记得,这里有山有水,可以耕种,可以打渔,其实若无天灾人祸,日子倒也富裕悠闲。

阿妩赞叹:“原来皇上什么都知道!对,有贼,有些是上岸的海寇,也有些是寻常的贼,谁知道呢,分不清,反正他们都是坏人。”

提起家乡,她便忍不住说多了,开始给景熙帝讲起各种往事来。

景熙帝怀抱着满心欢喜的阿妩,敛眸注视着她,听她说,说她的家乡,说她的父兄,甚至也说起她那位青梅竹马的阿兄。

一个叫叶寒的少年。

景熙帝唇边噙着温柔的笑,心里却残忍地想,若不是那么多意外,若不是那场海患,她是不是会一直留在家乡,是不是已经嫁给那个叫叶寒的人。

她会被别的男人抱住,尽享床笫之欢,然后会怀上别的男人的孩子吗?

他当然不允许。

他一定会把那个少年杀了,让那个少年无声无息地死去,然后温柔地安抚她,向她缠绵叙说自己的爱意,把她占为己有,再为那个少年厚葬,立碑著说。

阿妩兴高采烈说了很久,她看着景熙帝包容温煦的眼神,更加喜欢,身边的男人对她是如此纵容疼爱,她只觉得自己简直遨游在深海一般。

这时,景熙帝却牵着她的手,来到窗前:“看外面。”

阿妩下意识:“看什么——”

当话说到一半的时候,她剩下的话便消失了。

因为她看到,漫天烟火,炸开在天空中。

窗外是灯火璀璨的不夜天,而就在这层层殿宇之上,夜空中陡然绽放出五彩绚烂的烟火,几乎照亮了重重殿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