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3(2 / 2)

加入书签

到底是谁给谁上夜……李洵一边在内心感叹,一边又帮沈榶掖好被角,在他鼻子上轻轻点了一下:“放肆。”

沈易安除了柳玉拂,还有两个妾室。但他以往坐卧都和柳玉拂在一起,仿佛一心一意要和柳玉拂做一对民间的单夫独妻,并不大理会她们。

这夜听说沈易安竟难得自己歇在书房,两位姨娘便都打发人来送了些点心宵夜。

沈易安一晚上被搅醒几回,原本烦得很,但又忽然想起什么,犹豫片刻吩咐道:“让她们都安生些……明早我去冷香苑吃早饭。”

冷香苑住着的梅姨娘,原本是沈易安身边从小伺候的大丫鬟,年纪还比沈易安大上三岁,算得上和沈易安青梅竹马。老太太还在时,见她模样俏丽性情也和顺,兼之沈易安也喜欢她,便提拔做了通房丫鬟。

大公子出生后不久,梅姨娘也有了身孕,便开脸摆席,正经做了姨娘。

沈易安少年时亦与她情好过一段时光,后来生下一个女儿,如今也十五岁了。只是梅姨娘本就比沈易安年岁大些,渐渐色衰,又不如柳玉拂有一群“军师”在身后,会变着法地讨沈易安的欢心,慢慢地便被抛在脑后不理会了。

梅姨娘本是无所谓沈易安来不来她屋里,只不过是送份点心走下流程罢了——这些年,她也早歇了情情爱爱的心。再说她一个丫鬟出身,做到姨娘也顶天了,还能扶正不成?她可没柳玉拂那般痴心妄想。守着自己的那点子份例关起门来过日子,倒也快活。

只是她有个女儿,如今也到了要寻摸亲事的年纪。但因为柳玉拂的缘故,连大公子的亲事尚且都耽误了,何况她的女儿?因此很是焦急,也恨透了造成这一局面的柳玉拂。

如今听说沈易安竟要来她的院子,自认为是个希望,连忙让下人去打点厨房,又吩咐女儿晚些过来。

沈易安果然一早前来,却并不怎么动筷子——他还预备着从这里离开,再去陪柳玉拂吃早饭呢。只问梅姨娘府里有哪些忠实厚道的丫鬟得用:梅姨娘是家生丫鬟出身,自有她的路子。

梅姨娘果然有她自己的路子:昨晚上沈易安和柳玉拂闹了些别扭,她天未亮就知晓了。因此心知是要给柳玉拂挑几个得用的丫鬟,顶了那碧桃。梅姨娘深恨柳玉拂耽误自己女儿,从小一起长大,她也算十分了解沈易安,此时笑了笑便道:“伯爷问我,我又哪里知道呢?我这些年竟什么事也不过问,只守着桥儿过日子,新一茬儿的小孩子都不曾留心呢。不过,我倒可以给伯爷荐一个人。”

她见沈易安也不吃菜,便奉上一盏茶来:“从前咱们屋里的周妈妈,如今她儿子外放去了桐州。周妈妈嫌路途遥远、舟车劳顿没有跟去,留在了京中家里,如今闷得发慌。前些日子还给我来信,问我去不去她府上玩骨牌,我还想着什么时候禀了伯爷过去坐坐。周妈妈常常和我说起想念伯爷,想念咱们院子里的人,她又是个惯会调.教小丫鬟的。伯爷若觉得咱们府里的丫鬟不好,不如送几个过去让周妈妈调.教,她手底下出来的人您最知道,没有不好用的。”

沈易安听她提起周妈妈,却是一愣。这周妈妈原是沈易安的乳母,原本感情也十分好。这时代因乳母照顾的时间比亲生母亲还要长,常有和乳母情同亲母子的。

周妈妈虽是府里的家生子,却嫁了外面的百姓,生的儿子是良民。她自沈易安成婚之后便出府荣养,生的儿子也争气,竟是个读书的苗子。后经科举考试,中得同进士,又请托福昌伯府打点运作,谋了个好去处做县令。

十几年下来官升知府,周妈妈也因儿子得封恭人诰命,如今也当得起一声老太太了。

这位知府大人自然是和福昌伯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福昌伯府这一辈无人出仕,有个人在朝中说得上话也是件好事。本是两头受益,却因早年沈易安与柳玉拂胡来,周妈妈劝诫了几句反惹了沈易安不喜,闹得母子两个离了心,竟也有三四年没来往了。

这其中自然也有柳玉拂从中做手脚: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