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8(1 / 2)

加入书签

出这样才貌的哥儿。感叹之余,心中又一阵可惜:若是个富商家的哥儿,便是有些财富地位,他也能想法子弄到手做个侧室偏房。可若是福昌伯家的公子,福昌伯再不堪也是不能成的了。

虽然心中惋惋惜,但那大公子的模样却在他心中留了个影儿,之后吃酒都闷闷不乐,几杯下肚便有半醉了。也无心再玩乐,便要回家去找妻妾泄泄火。

然而下得楼去,正撞见两个衙内拌嘴,推搡之间将角落一扇屏风给碰翻了。郑仲弘看过去,却见那仙子一般的哥儿正蹙着眉,满目寒霜地看着翻到的屏风和动起手来的衙内。

这东市比西市档次升了一些,得到的消息也不同。不过大中午就来外头吃酒的,多半是些富商衙内。谈起政事的不多,八卦的不少。

这酒楼里倒有一多半人知道太子殿下昏迷不醒,药石罔效。不但太医没法子,连京兆尹征召来的几个能人异士,呼风唤雨、扶乩请仙,忙活一通也依然没有效果。

便有那嘴松的聊了起来:“陛下为了太子地位稳固,耗费了多少心血,可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什么天算?”同伴不认同,“那是被摄政王余孽所害,说到底还是人为的。”

“真的么?摄政王十三年前就死了,陛下这些年三不五时的就要清算株连一番,哪里还有这么厉害的余孽,一出手就把太子害了……还不知是什么人顶着摄政王余党的名头做下的这事呢。反正摄政王也死了,死无对证。”

“呸呸呸,什么摄政王?那是逆王!”

……

聊了片刻,又有一人唏嘘道:“陛下还是太过偏爱太子了,这倒也没错,可怎么能为了太子,多年不入后宫呢?普通人家都讲究个开枝散叶……如今太子若有个三长两短,国祚可如何是好呢!”

这话说得同伴都沉默了起来,显然是认同了此人的话,但又不敢对嘉文帝的行为做过多评价。

这可是医疗水平极差的古代,婴儿夭折率极高。就是养到十几岁,一场病人没了,也是常事。所以古代讲究个开枝散叶、多子多福。因为只有多生,才能即便夭折一些,也仍然有后代可延续。

若是实在倒霉全夭折了,也能去旁支近亲那里过继——若是子嗣不丰,只有一两根苗苗,亲戚也不舍的过继嘞。

现在若是太子因此事薨了,陛下就尴尬了。除了被废为庶人的二皇子,其他几位小皇子最大的还不到六岁呢。便是都能养活了,刚刚经历了摄政王一事,幼主继位容易出现什么情况,还不明显吗?

几人对视一眼:“那还是贵妃娘娘所出的六皇子希望大些吧。”荣贵人和顺贵人都是民间选上来的美女,一个父亲是泥瓦匠,一个父亲是某县的捕快,哪里比得上背靠安国公府的贵妃娘娘呢?

只是又有人不禁想,六皇子才刚刚一岁,且因大公主有些“不足”……谁知道六皇子再大些,会不会也显露出来这样的情况?

如今只能盼陛下千秋长寿,再多生些皇子才好,毕竟是真有皇位需要继承。

李洵在屏风后面,听得这些议论,简直要将手里的杯子捏碎了,恨不能将这些比村头长舌妇还要嘴碎的全抓起来杖责。

然而这时却又一人道:“敢背后议论国祚,你们也是不要命了!依我看太子殿下福泽深厚,定然能化险为夷!”

其他人在心里嘘了一声,只道这人是个马屁精,这时候也要唱诵两句,但面上却不敢反驳这话。那人又道:“陛下已经新发指令,若有能人救醒太子,不拘是何出身,便要封此人为国师、太子少师,赐侯爵,赏千金——之前京兆尹府发下的征召函抠搜的要命,能招来什么好的?都是些招摇撞骗之人,真的有能之士哪里看得上那仨瓜俩枣的。现在可就不一样了……”

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