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6(1 / 2)

加入书签

姜乐还有点心痛,不过想到他家里要靠种口蘑致富,他又没那么心痛了。不管做什么,前期总得要有投资不是?

而且,他还特地打听过菌菇的价钱,不同的品种价钱不一样,但是总的来说,菌菇的价格挺高的,甚至比肉还高。

这也能想明白,这会儿不像后世,有大批专门种植菌菇的农户,种的人多了,人工种植的菌菇价格就会下降,这是必然的。

而且,菌菇也少见,坎子村是占着靠着山的优势,虽然一村人都在山上采东西,可至少菌菇在他们看来,并不是多么稀罕的东西,至少没稀罕到比肉还贵的程度。

可那些不靠山的就不一样了,他们一年到头都吃不上一次菌菇,手里有钱的,自然愿意花大价钱买。

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菌菇味道好,吃着鲜,说句比肉还好吃,也不为过。

那些野生的菌菇,有的可以卖的几十块一斤,现在工人的月均工资才二十块钱,可想而知。

当然,卖几十块钱的,人家是野生的,比较稀有难得的,姜乐还没那么自负,觉得自家种的也能卖那么贵,即便他们这边并不产口蘑。 W?a?n?g?址?发?B?u?Y?e?ì?????????n????0?Ⅱ????﹒???o??

不过即便卖不了那么贵,姜乐也觉得,种口蘑,大有可为。

话说回来,他换了十斤的菌包,是通过系统商城给的信息换的,——系统商城有标注,一斤菌包,正常情况下,可以产出50斤的口蘑。

这个产出量实在惊人,姜乐忍不住问瓜瓜:【这个产出量,没有夸张的成分吧?】

瓜瓜对自家系统出品的东西很有信心:【当然,系统商城的标注算比较保守的,要是种的好的,再多都是有可能的!】

目前系统出品的东西,确实都是好东西,姜乐点点头,那兑换十斤菌包够多了。

按照瓜瓜所说,正常产出是五十斤,十斤菌包,那换算下来就是五百斤,就算他家第一次种,没有经验,种的不好,怎么也有三四百斤吧?

虽然姜乐目前确定菌菇是有市场的,而且,看张彪和三哥的馋样,肯定也会要一些,可他不确定几百斤都能卖出去,所以目前就先种这么多吧。

——

第二天,姜乐就把菌包拿了出来。

姜家人看着整整十斤包的好好的菌包,昨天姜乐回来只背了个背篓,里面肯定放不下这老些东西。

一家人欲言又止,最后姜奶奶强行找补:“菌包是不是你让俞小子送来的?昨天先放在他家里的?”

姜乐眨眨眼睛,只管点头就行了。

一家人就这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菌包拿回来是好事,家里人都喜滋滋的,把菌包小心翼翼的搬到后面准备好的菇房里。

菌包里面不光有菌种,还有种菌菇所需要的肥料,所以说用菌包种菇,特别省心。

菇房里弄了木头的槽,长长的一排,里面铺好了泥土。

把菌包拆开来,里面是一块一块的,按照系统商城的说明,用手小心翼翼地掰碎,轻轻埋在土里。

十斤的菌包看着不多,可姜家人做事细致,忙了一上午,这才种好。

为了好好种口蘑,家里还特地买了个水壶,这壶的一端有很多孔,就跟平时浇花用的喷水壶差不多,只不过不能按压喷水,只能倾斜水壶往下倒。

这样比自己用手洒水弄得均匀多了。

给口蘑浇好了水,才算是完成了。

姜家人头一次种口蘑,以前都没听过这东西,心里惦记着,一会儿就要去菇房看一下。

尤其是姜欢,姜乐坐在窗边看书,眼睁睁看着她已经第五次去后院了,平均半小时看一次。

姜乐无奈:“姐,口蘑没那么快长出来的。”

姜欢就说:“可我看山上那些菌菇,下一场雨就冒出来了。”

她觉得这什么口蘑应该也一样吧,毕竟都是菇,他们洒水了,就跟下雨差不多,是不是也快冒出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