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6(1 / 2)

加入书签

上,尤其是在听到价格后,更觉得不成了。

又去第二家,第二家就明显偏一些了,距离京大走路两个小时,骑车半个多小时。

不过这家院子大了不少,除去杂货间和厨房以及堂屋,一共七间房。

院子也不小,能种种菜什么的。

最重要的,这里有厕所,方便多了。

姜乐觉得,远一点没什么,他家里人平时又不用去京大,至于他,大不了到时候住校,周末再回家。

而且第二个院子,明显比较新一些,倒不像刚盖的,能看出是主人家维护的比较好。

院子里还专门铺了一排青砖,青砖下面是下水道,下雨天也不担心院子里会积水。

从排水的设计就能看出来,这院子当初设计的时候用了心了。

而且,价格要得也合适,主人家说:“这院子我住的也有感情了,就想找个爱惜它的,要不是以后不回来了,我还舍不得卖。”

“你要是觉得合适,就说一声,我这不回来了,你加点钱,里面的家具啥的,我也不带走了。”主人家看着挺敞亮。

姜乐看过里面的家具,都是好木头打的,虽然用的挺久了,但和屋子一样,维护的挺好。

如果他要另打家具,得多花不少钱呢。

姜乐都有些心动了,但抱着“说不定后面还有更好的”的想法,又去看了几家,但后面他跟二哥一致觉得,还是第二个院子好。

姜军庆才知道,姜乐想把家里人都接过来,他知道幺儿有主意,也左右不了对方的想法,便没说什么。

他道:“我瞅着第二个最好,院子里还能种种菜。”

起码来了还能有点事做。这会儿姜军庆还不知道姜乐有办厂的想法。

既然觉得不错,又有林半山在中间做保,这院子没啥问题,第二天他们就签了转让协议。

院子的主人家说两天后就可以搬走,之后收拾一下,姜乐他们就打算不住招待所了,住这边。

院子买了,姜乐还有别的事要忙,他没事就去各处转转,主要是去百货大楼这些地方,起码了解一下首都的服装市场。

目前政策放开了,但是姜乐没见着什么私人企业,这个肯定要有时间过渡,不过他不得不感慨,不愧是首都,还是有嗅觉敏锐的人。

有人从南方进货的小饰品,在摆摊,东西都是这里没有的,生意挺火爆。

卖的价格可不便宜,但首都人的消费力可不是盖的,人家买十几块钱的东西,眼睛眨都不眨。

姜乐看了一会儿,没忍住也买了几个卡子,亮晶晶的,上面戴着碎钻,挺好看。

他特地挑了款式不一样的,回家让家里的女同志们挑。

除了在街边看别人卖东西,姜乐主要还是关注首都的服装市场,他发现,凡是样子不差的服装,几乎都被抢购一空。

目前服装明显是供给远远小于需求,很多人拿着钱也买不到想要的衣服。

其实这边从红旗镇就可以看出来了,姜乐的那些同学们,不经常抱怨买不到新上的衣服吗?

红旗镇都这样,更何况是首都呢?

两天时间过去,姜乐的心态逐渐稳了不少,他几乎可以确定自己的想法, ——他想办服装厂。

这么好的机会,如果就这么白白放弃,他觉得自己肯定会后悔的。

不过目前先得搬家,院子里腾空了,姜乐和姜军庆带着东西,来到院子,查看了一下缺的东西,打算先去买被褥。

不管怎么着,先得有屋子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