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章 皇帝求存之道(2 / 2)

加入书签

在儒家思想中,不仁和残暴,属于人之初,性本恶的范畴,可以通过后天教育来改变。

就像婴儿会主动踩死地上的蚂蚁,但大人一般则不会,这就是后天教育改变人性的经典案例。

李崇年仅十岁,尚未亲政,你说他不仁,说他残暴,全天下的读书人不仅不会骂皇帝,反而会帮着皇帝骂他的老师,因为皇帝还小,这完全是老师教导无方的结果。

那麽皇帝的老师是谁呢?

太师呗!

那麽太师是谁呢?

胡玄机呗!

这不是让胡玄机,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吗?

那麽胡玄机如果想废帝,理由只剩下一个,那就是不孝。

而在儒家思想中,孝顺是天生之德。

也就是说孝还是不孝,这玩意是天生的,和后天教育没什麽太大的关系。

就像乌鸦反哺,羔羊跪乳,连畜生都知道孝顺父母,何况人乎?

故而在儒家思想中,说一个人不孝,便是说他连畜生都不如,属于被开除了人籍的极重惩罚。

比如曹操杀孔融之时,罪名就是不孝。

试问,你个不孝之子,连人籍都没有了,还有什麽资格君临天下?

而李崇现在玩这种类似于卧冰求鲤的行为艺术,就是提前预判了胡玄机的预判,拼命给自己身上叠孝子buff,给自己打造大乾第一孝子的人设。

有了天下第一孝子之名,在儒家礼教系统里,李崇也就有了独属于他的不破金身。

到那时,胡玄机想废了他,呵呵,做梦!

且说李崇重返坤宁宫,胡太后刚起,还纳闷这傻子,不是刚走吗,怎麽又来了?

等胡太后明白过来,李崇去而复返,原来是专门来给她请安的,胡太后大喜过望。

胡太后生在书香门第,父亲还是一代大儒,对于怎麽把礼教玩出花来,她可太知道里面的门道了。

这种事情,不仅孝子能扬名,慈母亦能扬名耳!

胡太后想垂帘听政,甚至是更进一步,缺的不就是名望嘛!

这下可好,瞌睡了来枕头,心想事成。

「皇儿,本宫的好皇儿!」

胡太后笑意盈盈,将李崇揽入怀中,不住摩挲着他的脖颈,一会问他想吃什麽,一会问他想玩什麽,尽显慈母风范。

要说还有什麽不足和遗憾,那就是李崇还未正式登基,负责书写『起居注』的起居郎,人选还未拟定,暂时没人跟着李崇,记录他的一言一行。

胡太后娥眉轻蹙,没起居郎跟着,不利于扬名,这怎麽能行呢?

谁说没有起居郎跟着,就不能扬名了?

胡太后微微一笑,说了一个字:「赏!」

胡太后的赏赐,并非小打小闹,而是大手笔。

不仅贾元春这样的女官有赏赐,锺粹宫中所有伺候的太监宫女,以及跟随李崇出行的那些太监和龙禁尉,有一个算一个,数百号人,无一遗漏,人人皆有赏赐。

胡幼鱼刚刚走进景运门,离坤宁宫还隔着老远,便听到了太后姐姐和那位白痴皇帝,母慈子孝,大赏众人的消息。

胡幼鱼心里那块石头,悬了整整一路,这会儿总算是落了地。

「只要姐姐平安就好,阿弥陀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