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0111【校内网用户突破八千】(2 / 2)
陈贵良打算三国杀和校内网小有名气之后,去跟那些点卡区域代理商挨个谈合作。
还得跟银联和地方银行,谈网上银行支付。
对了,还要跟移动丶联通等运营商合作,用户可通过简讯扣费支付。这些家伙是最黑的,分成高达50%—70%。游戏公司不可能吃亏,多出的钱需要用户来给,通过简讯充值的都是大冤种!
在办公室坐了一阵,敖师姐回来了,把一堆报价单拍桌上。
「自己看,老娘要歇会儿。」敖彦莀累得半死。
陈贵良有点不好意思,老板跑去跟女朋友玩,却让大管家累得像条狗。
这些都是新办公室的装修设计费丶材料费丶办公用品费。陈贵良认真扫了一遍,感觉没什麽大问题,便拿起笔签字批准。
敖彦莀说:「我在科技园问了一下,验收通过就这几天的事情,我们已经可以申请办公室装修。」
「公司全体同仁的新家,就要仰仗敖师姐了。没你整天奔波劳累,我们只能挤在老破小里,你是我们公司最大的功臣!」陈贵良疯狂提供情绪价值。
敖彦莀不吃这套:「工资!」
「我们还没谈工资吗?」
陈贵良想了想,也不避开其他员工:「5000怎样?」
「可以。」敖彦莀一口答应,对此非常满意。
2004年全国本科应届毕业生,平均工资只有2000左右。
而北大的本科应届毕业生,要数外企程式设计师丶外企管培生丶投行的工资最高,可达5000—12000元。
但是,只有部分职业在外企能拿这麽高。
进国企的只能拿三五千。公务员甚至只有两三千。
混得特别差的北大应届毕业生,进小型私企也就跟公务员差不多。
陈贵良给敖彦莀开出5000月薪,相当于她刚进国内大厂的薪水了。甚至有点偏高,毕竟她不是技术人才,进国内大厂的行政岗还得慢慢爬。
如果敖彦莀想要期权,必须进一步证明自己的价值!
陈贵良回到宿舍码字,认认真真写《明朝那些事儿》。如果孵化项目贷款撑不住,还得指望稿费撑到风投进场。
到了晚上十点,陈贵良给郭枫打电话。
今天是周末,学生的上线率较高。
郭枫说道:「北大丶清华丶人大的用户增涨特别快,已经达到2132人,目前在线率接近40%。好像……不用搞地推。」
「首经贸多少?」陈贵良说,「我只给了首经贸7个邀请码,其馀用户都是她们自然裂变出来的。而且,其中4人还没有电脑。」
郭枫说道:「首经贸的注册用户有39个,其中32人是最近10个小时自然裂变产生。」
「这才开放邀请10个小时,数据还不错,明天应该能涨更多。」陈贵良道。
似乎,校内网真的不用地推!
另一个时空的校内网,之所以砸大价钱搞地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抢用户,二是抢时间。
抢用户,是因为有竞争者存在。
当时王总(美团那位)从美国回来,搞出一个校内网,正在跟5Q校园网打擂台。校内网必须通过地推手段,用赠送礼物等等方式争抢用户。
抢时间,是因为Web2.0投资过热,资本开始怀疑这玩意儿的价值。
越往后拖,校内网估值就越受影响,必须通过地推加快用户增速,抢在泡沫破裂前赢得资本青睐。
而陈贵良呢?
第一,没人跟他竞争,可以自然发展。
第二,投资都还没热起来,更谈不上什麽过热。
目前,Facebook刚得到50万美元天使投资。再等几个月,拿到1270万美元风投,才引来无数资本的关注。接着又得到2500万美元风投,彻底把资本的热情给引爆。
在Facebook获得第二笔投资之前,陈贵良是不会接受任何投资的。因为,估不出高价!
他还得再苦撑半年。
……
目前,校内网的功能还未完全开放。
比如只能创建大学社区,高中学校暂时不纳入。
游客无法注册,只能通过邀请码,而每个用户的邀请码有限。
一周过去,总注册用户数量突破8000。
但留存率不是很高,因为有太多代替品,人们更习惯于逛BBS丶论坛丶博客和贴吧。
校内网的社区生态还不完善,许多用户注册之后,登陆一两次就不用了,更别提让他们邀请好友。
但是,短时间内达到8000用户,这个数据足以申请到50万元低息贷款。
还得搞个活动,否则全都要变成僵尸用户。
校花评选!
接下来几天,陈贵良每次去上课,都要向其他同学打听:「你们院系谁最漂亮?不知道?那你们班谁最漂亮?」
这货拿着数位相机,到处拍美女照片,跟个狂蜂浪蝶似的。
董千秋暂时停下对三国杀的开发,跑去和郭枫合作开发校内网投票竞选系统。
第一阶段,评选班花。用户可自己上传照片,该班级的同学进行投票。
第二阶段,评选系(院)花。
第三阶段,评选校花。
整个过程,陈贵良还会在北大BBS发帖直播。
北大的校花选出来之后,清华那边也会跟进……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