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4(1 / 2)

加入书签

该那么说话的。你也知道我这人没坏心,就是想着孩子们都还没结婚,所以……”

她平时计较这计较那,都是为了家里的孩子。

“行了行了。”徐桂芳一挥手,满不在乎地说,“我才不在乎你那点事儿呢,你嫁进家里这么多年了,我还不了解你?”

她当时阴阳怪气不过是因为柳小红说那话不敬她这个婆婆还有大儿子这个大伯子,又不是觉得她说的话不对。

她今天是冲动了,没想到周婆子留了这一手。

早些年李家是帮了她们挺多,但是后来她们也还回去了。近些年她们家跟李家那都是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不存在谁欠了谁的。

柳小红觉得那点关系不值得为了别人牺牲自己很正常。

柳小红抽噎着鼻子,真心实意地道:“妈,谢谢你。”转头仍旧不理姜远水,把姜远水急得抓耳挠腮的。

“媳妇儿,我错了,你就原谅我吧!”

柳小红倒不是不原谅他,就是心里那一关过不去。

夫妻俩这么多年了,她自然知道姜远水就是随口一说没有那个心思,只是随口说的话有时候才最伤人,柳小红一点都不想轻易原谅了他去*。

他俩这个模样让李梅香跟张春燕笑着打趣道:“三弟,小红还生着气呢,你可得好好哄哄媳妇儿,小心以后她不管你了,那你可就是孤家寡人喽!”

柳小红跟姜远水夫妻俩被打趣的老脸一红,柳小红被李梅香推到了姜远水怀里,她抬头正好对上姜远水的视线,这夫妻俩看着对方又笑了出来。

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笑了出来。

“好了好了,人家感情好着呢,不需要咱们说!”

天慢慢热了起来,吃过饭后,其他人在院子里坐着聊天,闻怀溪自己一个人去了村里溜达。

乡下的好处就是视野开阔空气清新,泥土砖做成的房子看着也别有一番滋味。

家家户户的人要么在地里,要么去山上挖点野菜啥的,路上的人并不很多,甚至可以称得上人烟稀少,走半天才能碰到一个人。

走着走着,她隐隐听到了前面发生的争吵声。

吵架?

闻怀溪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吃瓜乐子人的八卦属性迫使她不断靠近声音来源,然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观影席位。

拐角的位置既不耽误听声,也不耽误看戏,还能防止被发现,真是个绝佳的好位置。

闻怀溪瞅着那边吵架的两人,栗珍珍和栗瑶瑶,知青点有名的互相不对付的姐妹。

知青点的知青啊。

看到这俩人,闻怀溪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知青点这边。

当时第一批知青来的时候,上面让修房子给知青们住。

出于村里人的排外心理,大家一致选了一个比较偏僻,村里人不常来的地方给他们。

这边没有几户人家,地方比较大,后来知青来的再多,扩建扩建也住得下。

再后来每年都要来一批知青,但知青们和队里的姑娘小子在一起后,就会搬进父母建的的房子或者村里,一来一去勉强够住,也就再没有扩建知青点。

他们这次下乡来了六个知青,即使睡得大通铺,房间也有些不够住了。

她自己住了外婆家,住在知青点这些人就只能挤挤喽。

因为不够住,这些知青们当时很是闹了一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