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我没点头,你拍不了(1 / 2)
第988章 我没点头,你拍不了
「奇哥,早饭送来了!」
「推过来吧!」
次日清晨,坎城的阳光混着地中海的海风吹进了酒店的露台。小莫推着餐车走进来,把碟碟碗碗摆在露台的桌子上,准备共享早餐。
若在古代,他每样都得先尝一口,有个专名叫尚食太监,或尝膳太监。
陈奇今日起得早,在露台看了一会风景,回身坐下。
坎城属于南法,法国南北方的各种差异不小,早餐也充满了地方特色。饮品就有两种,咖啡和花草茶,还有处理好的法棍丶当地的乡村面包丶果酱丶橄榄酱丶黄油等等,另有一盘新鲜水果……
「血糖套餐啊,得亏我28岁,撑得住!」
陈奇吐槽了一句,拿起一块切好的法棍,涂上黄油。很多人觉得国外的面包硬,都能当武器使,其实人们买回家要二次加工的,再烤一下,配汤或各种酱料吃。
小莫如今非同一般,出国见识多了,也熟练的抹果酱,问:「奇哥,昨天那位徐风女士什麽来头?」
「台湾演员,嫁了个香港富商,现在开电影公司。」
「她好像对咱们很感兴趣?」
「可能有项目要合作吧……」
陈奇笑了笑,心知肚明。昨天《孩子王》放映之后,一帮人吃了顿饭,饭桌上自然不能聊什麽政治话题了,都是关于电影艺术的。
徐风表现非常积极,还说今天会来拜访。
他边吃边看报纸,还有坎城的场刊,《孩子王》的评论已经出炉了,有褒有贬。
「很棒的视觉语言!以山区的自然景观构建了压抑与超脱并存的意境,画面充满禅意,每一帧都像水墨画般流动。」
「电影里的荒诞教学是对知识虚无化的尖锐讽刺,导演将个人记忆升华为对人类文明传承的拷问。」
「充斥着大量的对中国特殊时期知识分子困境的隐喻!」
这一条写了好多,洋洋洒洒的进行剖析,什麽叫特殊时期?懂得都懂,西方人对这个非常非常非常的感兴趣,后世甚至变成了一种「投诚的象徵」。
国内导演拍这个,或者作家写这些玩意,很容易获得西方的认可。
还有个不知真假的传闻:据说《三体》第一部因为描写了这个时期,西方以为是投诚,结果根本不是那麽回事,《三体》很红的。
后来网飞不是拍了《三体》麽?
看那个镜头表达,就为那点醋,连饺子都没有。
「影片过于冗长沉闷,缺乏戏剧冲突,考验观众耐心。」
「导演沉迷于象徵符号,牺牲了叙事流畅性。」
「对中国历史不熟悉的观众可能难以理解,只能将其视为美学奇观。」
欧洲电影就是玩艺术的,他们很能看懂《孩子王》,评价还算客观,将优缺点都说出来了:《孩子王》的镜头好,叙事一坨。
这也是第五代的通病。
「奇哥,我先出去了!」
「嗯!」
小莫迅速吃了饭,离开了房间。
陈奇又翻了翻报纸,目前的大热门是一部丹麦电影,叫《征服者佩尔》,讲一个瑞典农民带着儿子来到了丹麦求生的故事。
这部片获得了本届金棕榈,现在有《雨人》搅局,结果未知。
约莫9点半。
徐风和张艾嘉过来了,徐风穿着一套女士西装,还是英姿飒爽的样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