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曹睿定策(1 / 2)
曹爽见今日皇帝属实心情不错,便也知趣的插话问道:「陛下方才所言成双之事,臣等却不知这隐叔平到底是谁。」
「你们过两日便知道了。」曹睿轻轻点头:「昭伯,伯约,你们二人各自归营吧,今日宫内护卫是由长思轮值,随朕一同去书房。既然襄阳战事已毕,过几日朕便下旨将仲恭召回洛阳,你们三人也能轻松一些了。」
「护卫宫禁,臣等如何敢言辛苦?」
「此乃臣份内之事。」
「遵旨。」
曹肇今日有值守之职,亦步亦趋的随在曹睿的左后侧。再后则是数十名全身甲胄丶持戟护卫的虎卫,还有一些内侍丶宫娥随着。
「长思,」曹睿不经意般向曹肇问道:「在你与昭伯丶伯约三人之中,你年纪最长,又曾随故大司马在寿春久任,于军事之上资历最丰。」
「朕依稀记得,你是建安元年生人?」
曹肇恭敬答道:「劳烦陛下惦念,臣今年已经三十有五了。」
曹睿轻笑一声:「这几日荆州丶扬州传来的消息都不错。陈司徒在扬州建城完毕,目前尚在与吴军对峙,但局势上看起来也并无危殆之感,已经安稳。孙权在荆州也已退兵,与吴国边境压力顿减。除了西边还有战事,尽皆无虞。」
「你此前久在扬州,在中军的这些时日可还习惯?」
曹肇虽有些不明白皇帝的意思,还是据实答道:「臣在辽东率部从征,如今又在许昌护卫宫禁,并无不妥之处。」
「长思,朕也不与你多绕了。」曹睿缓缓说道:「你是故大司马之子,是朕的宗亲将领,该提拔的时候就要提拔,朕从不讳言这一点。对夏侯仲权丶夏侯康仁丶夏侯俊林三人,朕就是这般做的。」
「如今荆州丶扬州两处并无大患,朕有意将你外放为将。长思有意去哪一处?」
「臣……」曹肇明显有些犹豫。
曹睿一行沿着宫墙之间的夹道向书房的方向行着,还要些时间才能到达,是以曹睿倒也不急。
「慢些想,不急。」曹睿道。
「是。」
直到能远远望见书房院落外值守的士卒了,曹肇这才开口回应:
「陛下,臣已有些想法了。」
「哦?想去哪处?」曹睿侧脸看向曹肇,曹肇此刻满脸认真,甚至显得有些紧张和局促了起来。
「禀陛下,臣之先父曾为国家镇守淮南多年,臣亦曾在彼处担任过参军,对扬州之地还是要比荆州更为熟悉的。臣愿去淮南为将,为天子爪牙征讨不臣!」
淮南吗?
曹肇的这个念头,倒是令曹睿并不意外。
大魏东南的防御以寿春为核心,负责的主帅先后为夏侯惇丶曹休丶陈群三人。陈群去寿春的时间并不算久,若曹肇去淮南,昔日曹休的故吏和麾下旧将的恩情犹在。
曹睿停下了脚步,思略再三:「长思去淮南也不错。此前淮南临敌最南之处为皖城丶皖口附近的贾镇南部,彼处军政一体,贾镇南不可轻动。次之便是合肥的张虎部,如今淮南众将在濡须对峙,朕有意让张虎守在临敌最前之处,毕竟是张文远的儿子,颇有乃父之风,朕信得过他。」
「虽说陈司徒和枢密院暂未定下扬州战后屯兵分派,朕现在就做个主,加你为安东将军,领兵五千镇守合肥。」
曹肇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下拜行礼:「陛下将合肥托付给臣,臣定不负陛下重托,为天子丶为国家尽忠!」
曹睿低头看向曹肇的发冠,轻叹一声,将其扶了起来:「长思,你是大魏的长平侯,要努力做个卫青丶刘隆一般的人物!」
曹肇低头站起,拱手应道:「陛下重托臣已铭记,卫青举世无双,臣之才德难以比拟,臣愿为陛下做个刘隆!」
长平侯这个爵位自前汉时设立而来,卫青丶刘隆都曾被封为长平侯。卫青军功权重自不必说,刘隆不如卫青,但也能在汉光武帝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中位列十六。
曹睿拍了拍曹肇的肩膀以示勉励:「朕给你十日时间安顿,随后便去淮南上任去吧。」
「臣谨遵旨意。」曹肇道。
曹睿随即从容走入书房院中,不远之处满宠丶刘晔二人已经在门外候着了。
实话说,曹睿对曹肇刚刚所言是有些失望的。虽说卫青丶刘隆二人的位子不能相比,若拿此话来问曹爽丶来问姜维,二人豪言壮语是定不会缺的,万万不会像曹肇这般朴实谨慎,难听点说就是畏缩。
不过倒也不能要求人人都如姜伯约一般。让曹肇去淮南历练一番,多个忠实稳重的宗室外将,倒也不是什麽坏事罢了。
曹睿走近,满宠丶刘晔二人行礼之后,随着皇帝一边走入,一边说着荆州军情。曹睿也熟练的倚在了躺椅之中。
听了半晌,曹睿抬眼看向刘晔:「赵俨给枢密院写了辞呈?他怎麽不直接和朕说?」
刘晔也露出些无奈的表情:「这,赵都监也没明说要请辞,只是以此战被困襄阳丶无所作为为由,想请枢密院认真考虑荆州人选。」
曹睿轻哼一声:「赵俨这不是在请辞,而是在拿着荆州的战果来问朕的态度!若朕对他不满,顺势将他撤职也没问题。若朕对他满意,也只会轻轻略过此事。」
「他就这麽怕朕吗?刘卿,你来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