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14章 马丁先生的新生意(1 / 2)

加入书签

第714章 马丁先生的新生意

当备受鼓舞的菲尔德警督带着考利警官离开莱斯特广场的时候,亚瑟却没有急于从这里抽身。

对于大部分另有所图的绅士们来说,白天的莱斯特广场确实没什麽值得留恋的,你只能在这里看到些流亡的波兰人丶远渡重洋来到不列颠渴望功成名就的异国演员和剧作家丶可疑的他国反抗军组织或许还有爱尔兰的,以及因为人流量不大而提不起精神的各种大盗小偷们。

唯有待到太阳西落的时候,莱斯特广场才会真正绽放出艳丽的罪恶光芒。

如果在这顶伦敦罪恶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是谁?

那麽非阿尔罕布拉剧院莫属。

说起阿尔罕布拉剧院,这地方其实还和亚瑟有着剪不清理还乱的关系。

因为,几年前亚瑟在苏格兰场最风光无限的那段时期里,这里曾经是伦敦地下女王菲欧娜·伊凡夫人的势力范围,与此同时,这里也是最能替她赚钱的地点。

只不过,自从亚瑟离开后,眼瞅着没了靠山的菲欧娜便相当识时务的从当地「撤军」,转而专心经营起了夜莺公馆的业务。

虽然地盘变小了不少,收入也因此受到了影响,但是起码菲欧娜和她手下的「坎布里吉的小兄弟」终于告别了「艰苦卓绝」的街头创业时期,远离了没什麽技术含量的低端生意,转而开始服务起了那群「口味很难评」的有钱人。

菲欧娜的撤退很快就在莱斯特广场掀起了一轮腥风血雨,几乎所有有点实力的伦敦「名姝」都将目光瞄准了这里。

当然,菲欧娜撤军并不意味着这位心狠手辣丶蛮横无理的女士就真的愿意将这块肥肉完完全全的拱手让人了。

毕竟她又不是什麽良善之辈,从这里撤军只是权宜之计,如果有希望的话,她肯定想继续独吞这里。

为了不彻底断绝与阿尔罕布拉剧院的联系,菲欧娜在撤退前特意与那位对她又敬又怕的白教堂酒馆老板贾德·马丁先生一起盘下了剧院里的一间酒馆。

至于两人的出资比例和分红方式嘛?

一如既往的具有菲欧娜公平公正的分配特点。

马丁先生全款拿下酒馆,并负责日常的经营销售,而菲欧娜则派出手下替酒吧提供安全服务,酒吧的盈利三七分成。

当然,七肯定是菲欧娜的。

什麽?

你问马丁先生如果觉得这样的分配方式不公平,他不答应,那该怎麽办?

那其实也没什麽,充其量就是这酒馆不开了嘛。

当然,我指的是马丁先生原先开在东区白教堂的那一个。

菲欧娜虽然是个娘们儿,但是做人办事这麽敞亮,马丁翻了一夜的牛津词典都没找到拒绝的理由。

这种「好事」你平常上哪儿找?

碰上了就回家偷着乐吧!

马丁先生认为,普天之下,估计也就只有「缺心眼儿的腌臢泼才」才会拒绝菲欧娜的请求了。

新装修的橡木吧台泛着过量的桐油味,吧台后的马丁正用白手帕擦拭威士忌杯,金丝眼镜滑到鼻尖,活像被钉在帐簿里的困兽。

「所以呢,黑斯廷斯先生,喔……不,现在或许叫您爵士更好一些。我大概就是这样搬到阿尔罕布拉来的……」

亚瑟坐在高脚凳上,用菸斗敲了敲吧台上的黄铜酒栓:「再来杯金酒。顺便一提,菲欧娜干这种事,你为什麽不写信告诉我呢。我不是向你保证过吗?只要我在伦敦一天,就没人能砸你的馆子。」

「那不是因为您不在伦敦吗?」马丁呵呵一笑:「再说了,谁不知道,您……」

马丁话锋一顿,把「您是和菲欧娜穿一条裤子」这后半句给生生咽下去了。

亚瑟瞥了眼附近困得直打哈欠的打手们,开口道:「如果是因为他们在这里,你有话不方便说,我可以让他们出去。」

「犯不上!您真是言重了。」

马丁连忙摆手,旋即笑呵呵地奉承起了菲欧娜道:「如果说,我一开始没有怨言,那是不可能的。毕竟我在东区的生意做的也挺不错的,忽然让我搬到这里来,还真有些舍不得。我那个侄女,您也知道,虽然勤奋肯干,但架不住笨头笨脑的,一下子让我把白教堂的生意撂给她,我还真有点不放心。但是俗话说,人都是要向前看的,来到这里虽然是不确定的变化,但也是个机遇。就像您从伦敦调去了汉诺瓦,我虽然没这麽大的本事,但我觉得咱们遇到的情况其实是差不多的。」

一说到这儿,马丁禁不住感慨道:「刚来阿尔罕布拉的时候,生意不算特别好干,同样是开在剧院里,你瞧对面那家酒馆,生意明显就比我的更好,所以我就一直琢磨。您知道的,事情是经不起琢磨的,我这麽一琢磨,还真就让我琢磨出了原因……」

不等马丁一通详细分析,亚瑟便懒洋洋的道破了真相:「因为他们会给每一位造访酒馆的漂亮女士提供一杯免费的啤酒,然后,绅士们便会像是哈巴狗似的一齐涌进他的馆子吹牛了。」

亚瑟的话一出口,马丁就熟门熟路的拍起了马屁:「您不愧是伦敦有口皆碑的名侦探,生意人的这点小伎俩,您打眼一看就全露馅儿了。」

「名侦探不是我。」亚瑟剥着马丁特意为他准备的盐煮花生:「真正的名侦探在海上飘着呢。不过你如果真的那麽推崇他的话,我这里有一本他刚写的伦敦狂欢手册,你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把你的店名加进去。」

语罢,亚瑟便把那本书甩到了吧台上。

马丁的手掌拂过崭新的封皮,仔细打量起了这本印刷相当不精细的《乡巴佬的导师:更多伦敦狂欢!在大都会享受繁华》。

马丁随手翻了几页,便立马发现这本书与自杀身亡的前议员伯尼·哈里森先生秘密出版的探花指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书本开篇明义,第一章的标题便是《拜访名妓》。

只不过,作为一位老伦敦,马丁一眼就看破了埃尔德手脚。

在埃尔德列举的七位名妓中,其中两位早已身故,一位退休多年,一位染上梅毒,另一个按照埃尔德的说法「像是着火的船一样驶向海岸,要小心」,于是现在便只剩下了两位,而这两位还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那一种。

但是不管埃尔德吹得如何神乎其神,长在伦敦塔墙根底下的马丁对这七位名妓可谓是听都没听说过。

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纯是编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