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6章 圣主南巡诛国贼,贤后内帏定风波(2 / 2)

加入书签

「咱就说这老李,没了侯于赵拴着,这就开始肆意妄为了吗?这麽大年纪了。」朱翊钧看着奏疏,也是无奈。

李成梁带着三百私兵,从哈密城三日突袭轮台,一举拿下,建立了轮台城,将轮台交给陕西总督后,又开始四处游猎去了。

陕西总督劝李成梁,非但没劝住,还挨了一顿骂,李成梁一个粗人,骂的是真的难听,怂卵之类的话,张口就来,陕西总督非常郁闷,也不知道侯于赵是怎麽挺过来的。

李成梁有点太难伺候了。

朱翊钧其实想说,李成梁压根就不骂侯于赵,甚至侯于赵出事,李成梁愿意带兵南下,杀个天翻地覆给侯于赵报仇。这是抵背杀敌的友谊。

冯保倒是笑呵呵的说道:「那宁远侯就是这个暴脾气,只能由他去了,也如李如松所言,京师对宁远侯而言,是个牢笼。」

「这陕西总督石星言,应该找找自己的问题,为何被骂的狗血淋头!」

冯保给陕西新总督上了上强度,宁远侯骂他怂,也是因为他真的怂。

沈一贯坚决执行重开西域,拿下了哈密,这石星言则觉得西域过于贫瘠不值当,这宁远侯骂他理所当然。

「由宁远侯去吧。」朱翊钧让李成梁自由发挥就好。

朱翊钧落印之后,才开口说道:「朕让你办的事,办的怎麽样了?」

冯保打了个哆嗦,赶忙说道:「冉淑妃现在在别苑哭。」

皇帝让传讯的小黄门告诉周德妃丶冉淑妃,盈嘉公主回朝,还专门提到了黄金丶赤铜点检之事,就是提醒冉淑妃,有些不该动的心思不要动。

朱轩嫦去别苑见母亲,还要冉淑妃作陪,也是皇帝故意为之。

在御前伺候的小黄门,个顶个的小心,能不说就不说,谨言慎行是小黄门的必修课,问问冯保当年受了多少的欺辱,谨言慎行是宦官的本能。

既然小黄门当着面说,自然是皇帝的授意。

冉蕙娘不蠢不笨,就是再蠢再笨,这会儿也该回过味儿来了。

朱翊钧不懂女人心,他不知道怎麽哄女人,但他却非常明白向上爬的野心,他见得实在是太多了。

冉蕙娘的不对劲儿,朱翊钧在南巡之初还只是怀疑,但南巡这些日子,他已经完全明白了,刻意讨好李太后就想爬到皇后位上?

陈太后没有子嗣,闺女都没有,就这,李太后自己都没做成皇后,是直接做李太后的。

「她要是还觉得委屈,就回京吧。」朱翊钧想了想说道:「闹到巫蛊之祸的地步,悔之晚矣。」

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晚年一场危及大汉江山社稷的政治案件,整个案件的发酵迅速,卫青的长子卫伉先被坐罪论斩,奉命查案的臣工江充,动用酷刑牵连到太子刘据的头上。

刘据只能铤而走险,诛杀江充,而汉武帝以为太子谋反派兵镇压,最终皇后卫子夫丶太子刘据自杀。

汉武帝的大将军卫青是皇后卫子夫的弟弟,而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是卫子夫的外甥,这是汉武帝一生最重要的两颗将星,征伐匈奴,是汉武帝最重要的功绩之一。

巫蛊之祸闹起来,到彻底失控,汉武帝一生的功绩,都被这次的祸乱所否定。

汉武帝修思子宫丶修归来望思之台,但已经悔之晚矣。

人有野心十分平常,但冉蕙娘的野心不该这麽大,她完全可以培养孩子成才,以大明开海大势,册封皇子在海外镇守,也算是洪武年间祖宗成法,新开辟的海外领土,自然要派皇子镇守。

因为巨大水体阻碍地面力量部署推进,二皇子和五皇子未来,未尝没有在海外登极的可能,但冉蕙娘却看上了皇后的位置,那朱翊钧只能警醒她了。

「把朕给皇后的两句诗送到别苑去,让缇骑护送淑妃回北衙吧。」朱翊钧想了想还是决定让她回京去,不必再扈从南巡了。

「臣遵旨。」冯保叹了口气,陛下有命,他只能带着圣旨前往了别苑,安排冉淑妃回京事宜。

说是回京,路上冉淑妃是要自杀谢罪的,冯保要安排的周全些。

这件事不可避免的惊动了王皇后,王夭灼听闻之后,大惊失色,先是去了别苑,询问了情况之后,赶忙到了瘦西湖御书房里请求面圣。

王夭灼面带焦急的说道:「陛下乾脆赐死冉妹妹吧!这样和逼她去死又有何异?她有心思,我知道,这后宫里的女人,人人都有心思,人人都盯着皇后的位子!敲打下就算了,何至于送回北衙?」

冉蕙娘若是真的被送回北衙,在路上,人就会惊惧而死,冉蕙娘为了两个儿子活下去,只能如此。

「你把她当妹妹,她把你当姐姐了吗?她居然问外廷的事儿,你都没问过,她问什麽?」朱翊钧立刻回答道。

小黄门回禀,才是让朱翊钧动怒,并且要送她回北衙的原因,冉淑妃居然问为何取消游瘦西湖,外廷发生了什麽。

王夭灼谨守祖训,不会干政,但冉蕙娘似乎不这样想,外廷的事也要问问究竟。

「陛下,后宫不比外廷,大明也不是大汉和大唐。」王夭灼看皇帝面色铁青,也变得柔和了起来,这个时候,继续吵架,那冉蕙娘必死无疑。

看得出来,王夭灼是真的想救冉蕙娘,直接和皇帝吵架,冉蕙娘现在就上路了。

「朕的处置,皇后既然不满意,皇后以为应当如何?」朱翊钧没有直接反驳,而是询问王夭灼的意见,她才是六宫之主。

「陛下,她就是起了点心思,又没做什麽。」王夭灼有些无奈的说道。

朱翊钧十分耐心的说道:「她真的做了什麽的时候,朕再处置?等她掐死自己女儿,栽赃给你,朕就是把她杀了,母仪天下的国母,道德有亏,娘子如何自处?」

朱翊钧说的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长女安定公主,唐会要载:武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立之意。

武则天这个现成的例子在这儿摆着,事情真的闹起来,流言四起,朱翊钧就是把冉蕙娘杀了,王夭灼如何母仪天下?

「夫君想得太多了,冉妹妹要是那般狠毒之人,她那点小心思,还能被我丶被娘丶被周姐姐丶被冯保丶被陛下,甚至被小黄门给看出来?她就是起了一点点小心思而已,立刻就被看穿了。」王夭灼看着夫君,走上前去,低声说道。

王夭灼的意思还是很明确的,冉蕙娘不是她的对手,要是冉蕙娘真的对她威胁,还轮到皇帝出手?

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来,王夭灼从皇帝这里别的没学会,心狠手辣可是学的有模有样。

后宫安宁,可不是因为王夭灼人善。

朱翊钧稍一琢磨,眉头一皱说道:「等下,咱怎麽觉得上了娘子的当了?娘子从早上就打算借着咱的手敲打下淑妃,却没想到咱下手如此狠辣,这才来救场?」

朱翊钧仔细将整件事梳理了下,发现了事情的真相,他被利用了。

王夭灼坐在了朱翊钧身边说道:「周姐姐劝她几次,她也不听,我就是想占着夫君半日,让她知道夫君对我的情谊,她自然会想明白。」

「夫君,后宫不是外廷,不用动辄喊打喊杀。」

朱翊钧想了想说道:「那就听娘子的吧,宫里的事儿都归你管,你觉得可以宽宥,那就宽宥吧。」

「谢陛下隆恩。」王夭灼露出了个笑容,也没多停留,就去了别苑。

冯保看皇后带着旨意来了,带着人离开了别苑。

「谢皇后千岁大恩。」冉蕙娘吓傻了,她跪在地上拼命的磕头,家宅不宁的脸庞上,写满了惊惧。

「起来吧。」王夭灼看着冉蕙娘叹了口气说道:「你若是觉得我对你有恩,以后就把那点心思收一收,最起码,别让陛下看出来。」

「国事繁重,你要体谅陛下难处,南衙选贡案闹得这麽凶丶这麽大,这个时候,闹腾起来,不是给陛下添堵吗?陛下难免会多想,莫不是这些逆党,把手伸到了这六宫之中?」

「你那些不满都写脸上了,小黄门都看得出来。」

王夭灼真的不怕冉蕙娘争宠,因为冉蕙娘心里有陛下,但并不多,远不如她王夭灼满心满念全是陛下。

选贡案闹得正凶,皇帝的心思都在外廷,冉蕙娘南巡路上的争宠,完全是给皇帝添堵,但冉蕙娘觉得扈从南巡是个好机会。

还问外廷发生了什麽事?这太犯忌讳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她冉蕙娘的心思,都不完全在皇帝身上,皇帝怎麽可能完全信任她冉蕙娘?

「皇后千岁大恩,妹妹铭记在心,今日没有皇后千岁求情,妹妹已然生机断绝。」冉蕙娘又不是傻子,皇帝的态度实在是再明确不过了。

冉蕙娘悔不当初,她其实见了朱轩嫦的表现,就已经弄清楚自己的身份了,就是没了王皇后,皇后的位置也落不到她的头上。

「我救了你,是看在孩子的面子上,做事之前,也多想想孩子以后怎麽办,你若是北归死于路途,二皇子和五皇子又怎麽活下去?」王夭灼站了起来,又点了一句,准备离开。

「是,谢皇后千岁。」冉蕙娘一直没起来,她有点腿软,是真的吓住了,她又不是那些死不悔改的贱儒。

王夭灼走出别苑之前,忽然回头说道:「等过几天,夫君气消了,安排你侍寝,你好生伺候。」

「谢皇后千岁!」冉蕙娘闻言大喜过望,又磕了两个头,送走了王皇后。

王夭灼不光是在救冉蕙娘,还在救二皇子和五皇子,这都是陛下的孩子,冉蕙娘死了,这俩孩子,怕也是命不久矣了。

宫人最擅长见碟下菜,哪怕是贵为皇子,一旦失宠,也是被欺辱的命。

朱翊钧次日接见了扬州知府,准备继续南下前往南京,但是路线上,皇帝和臣子起了争执。

张居正为首的内阁,坚决要求皇帝陛下前往松江府,而后南下浙江,视察还田情况,最后再到南衙,理由非常简单而且充分。

到那时候,南衙选贡案已经办完了,皇帝到地方,下道圣旨安定下人心,选贡案就可以结束了。

朱翊钧不认可这种逃避的做法,人是他要杀的,不能让张诚丶骆秉良丶王希元扛这个锅,他们压根就扛不动。

在经过了半日的交流之后,皇帝的车驾向着南衙而去,张居正终究是没能拗的过陛下。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